-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编 民法总论
【引例 】某省 电子工业局 年 月为给 本 局职 工搞 福
利 ,从下属 的红光 电器厂 门市部购 买微波炉 台,每 台价格
元 。当时 电子工业局 的行管科长对 门市部经理讲 :局里暂无
钱 ,等到年底时再付款 。电子工业局购得微波炉后 ,全部分给本
局职工。 年底 ,电子 工业局未付款给 红光 电器 厂 门市部 ,
门市部便于 年 月多次派会计到局行管科索要货款 ,均被
拒绝 。 年 月 , 电子 工业 局 局长 和 两 位 副局长 召集 红光 电
器厂厂长 、门市部经理等开会 ,指 出红光 电器厂是 电子工业局 的
下属单位 ,其厂长 、副厂长都是 由局里委派 的,因此微波炉款 由
红光 电器厂 自行解决 ,双方不再结算 。红光 电器厂厂长 、经理将
这个决定带 回厂和 门市部后 ,职工反应极为强烈 。当再次催讨无
结果后 ,红光 电器厂 向人 民法 院起诉 ,要求省 电子工业局付款 。
【问题 】
本案中省 电子工业局与红光电器厂的关系是否为民法所调整 ?
【重点问题 】
民法 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
民法 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方法 ?
民法 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民法 的调整对象及渊源
一 、民法 的概念
民法是大陆法系特有 的术语 ,是人类对法律体系尤其是部 门
法学科认识的产物 。在法律体系中,民法属于实体部 门法,是与
刑法、行政法并列的,仅次于宪法的实体部 门法。
民法起源于罗马私法 ,是调整社会普通成员之 间关系 的法
律 。在这个法律中,以个人利益为核心,以人的平等和 自治为理
念,当事人之间处于平等 的地位;与私法有别的是公法 ,它是 以
国家利益为核心,体现公共秩序、政治管理的法律,在这个法律
中,当事人之间是命令与服从关系,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我国古代法律虽然对 民事关系也有所规定,但是规定方法与
西方有极大差异,主要 以刑事方法处理 民事 问题 。民事领域的主
要关系 由民间习惯和一般道德规范来调整。自我国清末法律改革
运动开始 ,我 国开始学习西方大陆系模式的民法 ,并且在
年 由国民政府制定 了历史上第一部 民法典 。新 中国建立
后 ,我 国民事立法很少 。 年我国颁布了 《民法通则》,它虽
然不是民法典,但在我国民法体系中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有重
大的意义 。此外,大量的单行法规颁布 ,共 同形成了我 国的民法
体系 。
《民法通则》第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调整平等主
体公 民之 间、法人之 间、公 民与法人之 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
系。”据此,可将 民法定义为:调整 自然人或法人之间人身关系
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总称。
二 、民法 的调整对象
根据 《民法通则》第 条规定,我国民法调整的对象包括 以
下两种社会关系。
(一 )平等主体之 间的财产关系
财产是人们可 以支配的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和物品,财产关系
指人们基于财产的支配和交易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民法调整的财
产关系是发生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其特点是:
强调当事人身份 的非官方性质 ,这与发生于上下级之间
或与 国家之 间的调拨 、没收、税收、罚款等决然不 同,具有服从
性质 的财产关系 ,不 由民法调整;
不能被支配 的资源 ,例如 日月星辰、气流风暴等不能作
为财产;
人身 的物质要素不能作为财产 ,例如人 的器官、血液等
不能作为财产。
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可分为两类,即支配型与流转型。
支配型财产关系表述的是财产归何人控制的状态 ,回答财产 “是
谁的”或 “由谁利用”这样的问题 。在支配型财产关系中,对物
的支配,民法上谓之物权关系;对智力成果的支配,民法谓之知
识产权关系。流转型财产关系反映的是商品交换 中的财产关系,
表述财产在交易中即财产因买卖、租赁、借贷、承揽等行为而发
生的移转状态 。流转型财产关系民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