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技术设计书.doc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技术设计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技术设计书 PAGE \* MERGEFORMAT 1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项目 技术设计书 目 录 1 概述 6 1.1 任务来源 6 1.2 目的、任务量 6 1.3 作业范围及内容 6 1.4 工期要求 7 2 自然地理概况及已有资料 7 2.1 自然地理概况 7 2.2 已有资料情况 8 3 引用文件 9 4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10 4.1 数学基础 10 4.2 分幅及编号 11 4.3 调查路线和方法 12 4.4 调查单元 12 4.5 宗地代码 12 4.6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用途) 12 5 权属调查 13 5.1 宗地划分 13 5.2 宗地编码 13 5.3 政府通告及通知指界 15 5.4 界址调查 15 6 地籍测量 19 6.1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19 6.2 高程控制测量 26 6.3 图根控制测量 27 7 界址点测量 30 7.1 所有权界址点测量 30 7.2 使用权界址点测量 30 8 地籍图测绘 31 8.1 一般规定 31 8.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测绘 32 8.3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地籍图测绘 33 8.4 地籍图精度要求 34 8.5 宗地图的编制 35 8.6 面积计算和统计汇总 36 9 变更地籍调查 36 9.1 变更权属调查 36 9.2 变更地籍测量 37 10 成果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37 10.1 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37 10.2 库体建设 39 10.3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41 11 检查与验收 42 7.1 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检查制度 42 12 成果资料整理 42 12.1 一般规定 42 12.2 成果资料分类 42 13 提交资料 43 附录1: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告 45 附录2:XX县(市、区)土地权属界址调查通知 47 附录3:村民代表身份证明书 49 附录4: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书 50 附录5:指界委托书 51 附录6: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 52 附录7: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 53 附录8:所有权宗地草图和宗地图样式 58 附录9:使用权宗地草图及宗地图样式 60 附录10:地籍调查表 62 附录11:规范性附录 72 A.1 主要内容 72 A.2 使用说明 72 A.3 地籍要素图式符号 72 附录12:使用权地籍图图廓整饰样图 74 1 概述 1.1 任务来源 根据江西省有关文件要求,某县决定于2012年8月开展全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1.2 目的、任务量 1.2.1 为全面、准确查清全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等的权属、界址、面积、用途和位置,形成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地类(用途)明确、图数实地一致的农村地籍调查成果,为建设地籍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提供基础和依据,制定本技术规定。 农村地籍调查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地籍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 1.2.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1500个,建制镇(集镇)地籍调查19km2,村庄地籍调查40km2。 1.3 作业范围及内容 1.3.1 作业范围:某县 1.3.2 作业内容:某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1500个村民小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共59 km 1.4 工期要求 工程进度时间安排表(集体所有权) 工 期 工作内容 2012年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集体所有权调查 数据库建设 资料验收和整理提交 工程进度时间安排表(农村宅基地) 工 期 工作内容 2012年 2013年 11月—12月 1月—2月 3月—5月 5月—7月 8月—10月 11月—12月 控制测量 地籍测绘 航片成图 权属调查 数据库建设 资料验收和整理提交 2 自然地理概况及已有资料 2.1 自然地理概况 某始建于南唐(公元950年),因地处鄱阳湖入长江之口而得名。境内东临彭泽,南接都昌,西与星子、庐山区界湖毗邻,北与安徽宿松襟江为界。某县虽属鄱阳湖冲积平原区,但丘陵地貌突出,山丘起伏,港汊纵横;地形结构东南群山环抱,西北江湖环绕,中部小丘垄埂起伏,总的趋是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某县国土面积667.3平方公里,下辖5镇7乡2场,122个行政村。全县人口已近28万。地理位置:东经116°08′——116°25′,北纬29°30′——29°51′。 某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2℃,最热月(7-8)平均气温28.8℃,有记载极端最低温-10.3℃、极端最高温40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