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IEC6185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整体方案设计.doc

基于IEC6185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整体方案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IEC6185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基于IEC6185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本文由qiwenlong777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T 基于 IEC61850 的变电站自动化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ECHNOLOGY 科技纵横 文/于 波 ● 【摘 要】 本文对基于 IEC61850 的变电 站自动化系统整体方案设计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 监控 系统; 容错能力; 主变保护 1.引言 基于 IEC61850 数字化变电站(以下简称 数字化变电站)中, 智能一次设备的信号输出 和控制输入采用了数字技术, 变电站二次回 路设计中常规的继电器及其逻辑回路被可编 程软件代替, 常规的模拟信号被数字信号代 替, 常规的控制电缆被光缆代替, 简洁的二次 回路设计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得到 了进一步提高。 2. 系统总体要求 站级层后台和间隔层 IEO 装置 (包括保 护装置和测控装置) 的通信均应用 IEC61850 通信协议标准; ②间隔层测控单元之间采用 基于 GOOSE 快速报文机制的水平通信,实 现间隔层全站联闭锁功能; ③间隔层保护装 置之间采用基于 GOOSE 快速报文机制的水 平通信, 取消保护装置之间的屏间电缆; ④鉴 于站级层设备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稳定性的 要求, 站级层设备操作系统应优先采用稳定 性较好的 Unix 操作系统平台; 自动化系 ⑤ 统优先采用! RIG 一 B 对时方式,同时预留 简单网络对时方式(SNTP)。 除。 4.3 系统的可靠性 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工程现场运行必须具 有很高的可靠性, 其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 要求为:主要设备大于 27000 小时, 系统总体 大于 20000 小时; 每个单元设备的平均维修 时间 M 丁下 R 小于 3.5 小时。对此, 投标者 应提供有关证明资料, 供买方认可。遥控动 作 正 确 率: 100%,遥 控 动 作 成 功 率 大 于 99.9%。 4.4 系统的安全性 在任何情况下, 硬件和软件设备的运行 都不能危及变电所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工作人 员的安全。 4.5 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系统应具有足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符 合 IEC、 GB、 标准, OL 确保在变电所中的稳 定运行。并提供型式试验报告。 主控楼配置两套交流不间断电源 (逆变 分别组一面屏。逆变电源屏配置 电源)装置, 总开关及足够数量的出线开关,额定电压 220VAC。逆变电源装置输入电源为市电交 流 22OV 和直流 220V, 配备市电旁路供电回 路, 输出电源为正弦交流 220V。 两套交流不 间断电源独立输出, 不配置输出电源合并回 路。 逆变电源装置应配置常规告警的硬接点 输出和串口通信接口, 为计算机监控系统提 供 UPS 系统告警信号。 5.6 电能计量 各级各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侧设电能 计量专用电压回路, 其回路导线截面应保证 在最大负荷运行时, 各电能表端的二次电压 降不大于 0.2%Ue。 各级电压线路、 主变压器 各侧的电度计量, 采用多功能电子表;电容器 无功电度计量采用无功电度表。 6.屏位配置原则 6.1 自动化系统方案一 6.1.1 总体构架。总体构架主控楼配置 220kv 继电器小 两台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 室、110kV 继电器小室和 35kV 配电装置小 室分别配置两台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 以上 8 台交换机组成主干环网结构。站级层设备 单网卡配置, 和主控楼的两台交换机分别单 独连接。 6.1.2 系统可靠性分析。站级层设备单 网卡配置, 没有备用通信通道。 6.2 自动化系统方案二 6.2.1 总体构架。主控楼配置两台工业 级以太网交换机和两台通信主机。220kv 继 电器小室、 110kV继电器小室和 35kV 配电装 置小室分别配置两台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 6.2.2 系统可靠性分析。站级层设备单 网卡配置, 没有备用通信通道。主机兼人机 工作站 1、 互为冗余, 2 在网络上地位相同, 没 有主备区别, 数据库保持一致, 在操作界面上 有主备机制。 6.3 方案比较 方案一中, 间隔层设备按照继电器小室 分布分别组建光纤环网结构, 依托环网自愈 技术具备一定的冗余性, 但是每个间隔层设 备需要额外增加一台小交换机参和组建环网 结构, 这将增加网络设备投资成本, 同时也增 加了网络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方案二中, 间隔层设备按照继电器小室分布分别组建单 星型以太网, 网络结构简洁明了, 整个网络的 组建、 扩展和维护都相对简单, 但是间隔层网 络的冗余性相对较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