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及借鉴_在诠释及理论之间着力求索_马克昌教授_比较刑法原理_评介
比较及借鉴_在诠释及理论之间着力求索_马克昌教授_比较刑法原理_评介
比较和借鉴_在诠释和理论之间着力求索_马克昌教授_比较刑法原理_评介.txt不怕偷儿带工具,就怕偷儿懂科技! 1品味生活,完善人性。存在就是机会,思考才能提高。人需要不断打碎自己,更应该重新组装自己。收稿日期:2003-03-10
作者简介:赵秉志(1956—),男,河南南阳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曾粤兴
(1965—),男,广东兴宁人,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生。
① 参见陈明华、曾粤兴:《两岸刑法学交流的世纪硕果》,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2期,收入赵秉志主编:《刑法评论》(第1卷),
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80以下。
比较和借鉴:在诠释和理论之间着力求索
———马克昌教授《比较刑法原理》评介
赵秉志1,曾粤兴2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2·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223)
中图分类号:DF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208(2003)02-179-04
刚刚进入21世纪第二个金秋,著名刑法学家、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克昌先生的新作《比较刑法原
理———外国刑法学总论》面世。数年来,我们陆续拜读过马先生主编的《刑法学全书》、《犯罪通论》、《刑
罚通论》、《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等论著,深知马先生学贯中西而治学严谨,思想深邃而勤于耕耘,不
鸣则已,鸣而必有高论。研读马先生著述,不独有茅塞顿开、明白事理之愉悦,亦有品味马先生独特朴实
的语言和冷静睿智的文风时的击节赞叹。此等感受,必不为笔者所独有。拜读马先生这部宏篇巨制后,
作为晚辈后进,以好书共赏之心愿写成此文。既作书评,更作读后感发表,推介之外,更慕方家指教。
一、严谨:初读此书之感受
刑法比较研究,为一般学者所不敢轻易涉足,盖因仅当代刑法学说发展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加
诸启蒙思想家的刑法思想,已逾400年,可谓博大精深,卷帙浩繁,学者之林群星璀璨。此其一。其二,
作比较研究,若仅掌握二手资料,也难于准确把握学者原意。是故20年来刑法比较研究成果寥若晨
星,其间几本拓荒之作或侧重于个罪比较,或兼顾刑法总则分则法条和原理,或拘谨于时代思潮的禁锢,
体系和非理性的选择局限了原理的拓展。即使如本文作者之一———赵秉志教授主持的《海峡两岸刑法
问题比较研究》四卷著作,也局限于区际刑法之比较。①马先生以耳顺之年攻克日语难关,能直接领略刑
法典立法滞后但刑法理论颇为发达的日本国知名刑法学者的代表作,加之功力深厚,年逾古稀而耗时近
4年一笔一笔写下80万字的此书[1],殊属不易,更可贵的是作者严谨的学风未因年事渐高而稍有懈怠。
以该书第9章《正犯和共犯》为例。此部分内容,作者曾发表过7万余字的论文[2],若作忙里偷闲计,完
全可以仅仅改动序号而全文移入此书,但马先生没有这样做,他参考了1999年出版的《德国刑法总论》
(日文版)、2000年出版的《德国刑法教科书》(中文版)和《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中文版)作了认真修
改,内容增至8万余字。不仅如此,作者参考的论著多达60部,内容几乎泛及整个犯罪论和刑罚论体
系,可见作者对读者负责的程度和写作此书之精心,谓之呕心沥血之作当不为过。
第21卷第2期
2003年4月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Tribun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Vol.21,No.2
Apr.2003二、全面:通读此书之认识
此书由刑法的基础理论、犯罪论、刑罚论三编组成。首编包括刑法和刑法学、近代刑法理论、罪刑法
定主义3章,内容涉及刑法思想史、刑法学说史;中编包括犯罪论概说、构成要件理论、违法性论、责任
论、未遂犯论、正犯和共犯、罪数论7章;末编含刑罚论概说、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的适用、刑罚的执
行、刑罚的消灭和保安处分6章。后两编以大陆法系国家刑法总则理论为主,个别问题如羞辱刑兼及英
美刑法规定,学说和规范广及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荷兰、韩国、越南、泰国、前苏联、俄罗斯、美利坚
等有代表性国家以及深受大陆法系影响的中国台湾地区,故本书副名为《外国刑法学总论》。虽然作者
谦言不求体系之完整,但全书内容除缺“适用范围”外,不仅涵盖整个刑法总论,而且首编内容已跨入理
论刑法学范畴,末章内容已延伸至非刑罚处置方法,堪称比较刑法原理之集大成者。这无疑为中国比较
刑法研究提供了一本最全面的教科书和专著。
三、精当:细读此书之评价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源远流长,各种思潮、理念、学说杂糅其间。除立足于客观主义的学说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