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采油动态分析标准及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次采油动态分析标准及规范

三次采油动态分析标准及规范 目前采用的三采动态分析方法,是通过多年工业化应用后不断摸索和实践,并逐步得到完善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注聚过程(初期、中、后期、后续水驱)中的动态监测、指标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应调整措施。 1、注聚初期 注聚初期是指注聚前一个月至注聚井全部投注的一段时间。主要包括:井网调整、新老井补孔、根据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优化调剖层位、深度、剂量、采取压裂、酸化、解堵、高压增注等措施改善低渗透层注入和采出能力、根据优化注入速度进行平面注采平衡调配、平面压力平衡调配及研究边水能量及浸入速度控制边水浸入速度等系列分析调整工作(表1)。 2、注聚过程中、后期动态分析方法 该阶段主要根据聚驱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特征合理的调整方法,包括井网适应性分析、注入状况、产出状况、单元增产趋势分析、油层能量保持与利用状况分析、驱油效率分析、油层性质、流体性质变化及其对区块开发效果影响的分析、油田可采储量及采收率分析等(表2)。 3、后续水驱调整工作内容及要求(表3) 后续水驱是聚合物驱油一个重要的增油阶段。据不同油藏聚驱开发的特点,加强后续水驱动态分析和调整工作有利于发挥聚合物段塞调驱作用,抑制含水上升速度,挖掘剩余油潜力,延长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 总之,聚合物驱的动态分析和调整措施贯穿于聚合物驱的始终。聚合物实施过程中,通过加强动态检测和跟踪分析,保证注入质量,及时进行油水井动态调配、二次调剖及控制边水等措施,对促使聚合物溶液向纵、横方向均匀推进,以最大限度提高油井的见效率,保证聚合物驱效果十分重要。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加强分析、管理的设想: 1、由于目前没有分公司及行业三采动态分析标准或规范,故动态分析时无标准可参考。 2、聚合物驱效果受剂的性能、稳定性、注采井网、工艺技术等多因素影响,使得注聚方案实施过程中,动态分析及调整措施远比水驱复杂,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问题,因此要深化注聚规律的研究和动态分析,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注采调整,保证驱油效果向好的方向发展。 表1 注聚初期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项 目 分 析 内 容 要 求 1.1补孔 新老井补孔,完善油水井动态对应关系。 油井原则上在注聚前一次性补开,实施时为了保证产量的平衡过渡,一般采取先补孔较低含水的潜力层,见效前补开高含水层。 1.2调剖 根据层间、层内非均质性研究结果、吸水剖面监测资料、注示踪剂资料、动态分析结果等,分析研究地下大孔道、高渗层的注入液运移速度,通过调剖对其进行封堵,使液流向中低渗层段转向,保障聚驱效果。 1、根据不同的油藏条件,研究不同的调剖剂; 2、针对不同的调剖井,优化调剖层位、深度、剂量等。 1.3油层改造 对物性较差的注聚井或小层进行改造,提高注入能力。 压裂、酸化、解堵、高压增注。 1.4调配 根据优化设计的配产配注方案和现场实际情况分析进行调配。 主要包括注聚井的新井配注、补孔、释封、改造后的配注,油井按优化注采比结果配产,及低压区、大排量井的限产等。 1.5控制边水浸入速度 分析边水能量及浸入速度,防止注聚后因单元内部渗流阻力加大而引起的边水浸入速度加快,导致边部井含水上升。 增加边部注聚井的注入量,降低边外注水井的注水量或停注。 表2 注聚过程中动态分析内容及要求 项 目 分 析 内 容 及 要 求 2.1注入状况 2.1.1注入压力:根据注入量及注入压力上升速度的快慢、幅度的大小变化,分析配注量、聚合物分子量、浓度的合理性,及驱剂与地层配伍性; 2.1.2井口粘度:分析井口粘度是否稳定及对聚驱效果的影响。 2.1.3吸水剖面:根据注聚前后的吸水剖面对比,分析改善程度及对油井效果的影响,提出二次调剖的依据。 2.2产出状况 2.2.1产出浓度:通过油井产出浓度上升速度快慢、浓度高低,分析是否建立流动阻力,以及造成聚窜的原因,提出调剖、分注、分采或提高聚合物分子量或浓度控制强吸水层的调整对策。 2.2.2动液面:根据单元动液面的变化,分析地层能量、流动阻力的建立情况,针对是否有高渗窜流通道,提出调整注采比、提高聚合物分子量或浓度,调剖、分注的调整对策。 2.2.3见效情况:针对日产油、含水的变化,分析聚驱是否见效,注采对应关系、剩余油潜力及配液量(采液强度)、边水的影响。 2.3油层压力状况 分析单元油层压力、流动压力、总压降变化趋势及其对生产的影响,分析油层压力与注聚量、注采比的关系,油层压力是否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 2.4综合生产趋势 分析区块产液量、产油量、注聚量、增油幅度、含水降幅、油水井数比、注采比、地层亏空、压力保持水平等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预测区块产量变化。 2.5油层能量保持与利用状况 分析边(底)水水侵速度与压力、压降以及水侵系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