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

历史文献学考试试题 1、“文献”的概念及其内涵变化。☆ 概念:“文”在古意中指典籍文章,“献”指古代耆旧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也包括耆旧先贤的事迹经历。现代广义的文献的概念是: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不仅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从情报学角度的概念是:以一定方式将人类所获得的知识或信息记录于一定载体之上所形成的东西叫做文献。 内涵变化:文献一词,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我国关文献概念的描述,最早见于《论语.八佾》 至元代,历史学家、文献学家马端临,首次以“文献”一词命名的专著《文献通考》面世。自孔子至元·马端临均把“文献”概念的内涵表述为可作叙事、论事佐证的古今典籍及圣贤的言论,即文献兼指书和人。此说至今仍有影响。后来,文献概念的内涵偏指著述或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如:历史文献。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该定义强调了文献的历史继承性和资料性。198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文献著录总则》,对文献概念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该定义强调了文献是知识。凡是能耳闻、目睹到的并记录在一定的物质上的知识载体,均称之为文献。《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将文献定义为:“在存贮、 检索、利用或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内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该定义强调了文献是可以进行加工处理的“单元知识”;存贮(记录)“单元知识”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存贮声音、图像、文字、符号等知识的磁性载体(磁带、磁盘、光盘)文献等。在国外,文献一词首先由法国保罗·奥特勒于1905年提出, 随后流传于世。其中英语的“文献”与“情报”的最初含义交叉,后来才分开。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文献概念则是《汉俄英情报学词典》中的解释:文献是“包括固定情报以及用于传递和使用情报的物质客体。”强调文献是情报的主体,其传递与使用必须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2.历史文献学的定义☆及其与历史学的关系。 定义:历史文献学是对历史文献的形成发展、整理利用进行研究,探索其规律,从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学问。 关系:历史科学通常指科学的历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他们创立了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社会科学的伟大革命,从而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 历史文献学是对历史文献的形成发展、整理利用进行研究,探索其规律,从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学问。 历史学与历史文献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关系。一,历史研究必须以文献史料为根据,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研究历史问题,只能根据前人的文献记录以及历史上残留下来的遗物、遗迹、遗址等史料,离开了史料,历史研究无法进行。二,历史文献学是为历史研究服务的。历史科学要从整体上反映出历史发展过程的真实景象,又要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而文献学只是提供史料,复原一个个真实的历史实施,却不能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历史文献学为历史研究建立起一个可靠的史料基础,为历史研究服务,因而是历史研究的一个辅助学科。三,历史科学是历史文献学的依托。历史学的发展扩大了历史文献学的范围,丰富了历史文献学的内容,也加强了历史文献的科学性。 3、历史文献载体的演变过程。 4、“十三经”指哪些典籍?“十三经注疏”每种书的注者和疏者各是谁? 《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⑴:《周易正义》一〇卷,【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⑵:《尚书正义》二〇卷,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⑶:《毛诗正义》七〇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⑷:《周礼注疏》四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⑸:《仪礼注疏》五〇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⑹:《礼记正义》六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⑺:《春秋左传正义》六〇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⑻:《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八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⑼:《春秋谷梁传注疏》二〇卷,【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⑽:《论语注疏》二〇卷,【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⑾:《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 ⑿:《尔雅注疏》一〇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⒀: 《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疏 5、“二十四史”是哪二十四种典籍?各史的作者是谁? ? 史记 ( 汉·司马迁 ) ? 汉书 ( 汉·班固 ) ? 后汉书 ( 南朝宋·范晔 ) ? 三国志 ( 晋·陈寿 ) ? 晋书 ( 唐·房玄龄等 ) ? 宋书 ( 南朝梁·沈约 ) ?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