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论](2).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学家 2002年第5期 [法学专论] 刑法规定的过失犯罪的认定与论证 周其华 我国刑法对过失犯罪分别在总则和分则条文中作了规定 刑法总则第 15条规定_r过失犯罪的定义及其 负刑事责任的原则;在刑法分则中,有一些条文中明确规定了某种过失行为可以构成犯罪及其应负的刑事 责任。但是,在刑法分则中,另外一些刑法条文中规定的过失犯罪,没有作明确规定,不论在刑法理论研 究中还是司法适用上,对这些条文规定的犯罪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都持有不同的意见,严重影响了对 案件的犯罪性质的准确认定和对犯罪分子的正确量刑。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刑法条文规定的是过失犯罪还 是故意犯罪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论证,为完善刑事立法、刑法解释和正确适用刑法条文规定提供参考 一 、 刑法条文对过失犯罪的规定及分类 我国刑法总则第 15条对过失犯罪的定义作了规定,即 “应当预见 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 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巴罪 过失 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根据上述规定,构成过失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 ·, 犯罪主体,是主观上有罪过的、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犯罪行为、发生了犯罪结果 的自然人或者单位。犯罪主体主观上的心理态度,既可能是过失心理态度,也可能是故意心理态度:第:二, 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在主观罪过支配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这种犯罪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犯罪 行为和过于自信犯罪行为,这种犯罪行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起着决定i生的直接的作用,犯罪主体对犯罪行 为既可以是过失的心理态度,也可能是故意的心理态度。第三,犯罪结果,是犯罪主体实施的犯罪行为所 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犯罪结果。这种犯罪结果必须是实际发生的严重侵犯了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直接或主 要的犯罪结果,既包括物质结果,也包括非物质结果。犯罪主体对发生的这种犯罪结果是过失的心理态度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行为,才可以构成过失犯罪,缺少其中任何一件条件的行为都不能构成过失 犯罪。另外,法律还特别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过失犯罪, 虽然也可以构成犯罪,但不负刑事责任,但可以负行政责任、经济责任、纪律责任等非刑事责任的法律责 任。 根据上述刑法总则过失犯罪条件的规定,认真分析我国刑法分则条文对犯罪的规定,能构成过失犯罪 的,共有37个条文,47种具体犯罪,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刑法设专条,明确规定为过失犯罪。共2条,规定了2种具体犯罪。它们是:刑法第 233条 规定的过失致人死亡罪;第235条规定的过失致人重伤罪 第二类,刑法条文在前款规定的是故意犯罪,在该条文后面款项中又明确规定该罪的过失犯罪。共7 条,规定了15种具体犯罪。它们是:刑法第 115条第2款规定的失火罪、过失爆炸罪、过失决水罪、过失 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 199条第2款规定的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过失破 坏交通设备罪、过失破坏电力设备罪、过失破坏燃气设备罪、过失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第 124条第2款 * 国家检察官学院教授。 一 53 — 规定的过失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第324条第3款规定的过失损毁文物罪;第370条第2款 规定的过失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第398条第2款规定的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第432条第2 款规定的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 第三类,刑法条文中没有明确规定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司法实践中,认定为过失犯罪。共 17 条,规定了17种具体犯罪。它们是:刑法第131条规定的重大飞行事故罪;第 132条规定的铁路运营安全 事故罪;第 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第 134条规定的重大责任事故罪;第 135条规定的重大劳动安全事故 罪;第 136条规定的危险物品肇事罪;第167条规定的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第229条第3款规定的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第335条规定的医疗事故罪;第4OO条第2款规定的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第4O6条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第408条规定的环境监管失职罪;第4O9条 规定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