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肢蹄病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母猪肢蹄病的研究

现代母猪非特异性肢蹄病多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的研究 刘永祥、徐秋良、杨建平、姜东风、刘艳丽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 450009) [摘要] 母猪肢蹄病在世界范围内常见多发,是母猪淘汰的第二大原因。高强度选育、现代的饲养制度和采食量过高是现代母猪肢蹄病多发的三大因素。应从后备母猪的选择与培育、重视母猪肢蹄健康检查、慎重的营养措施和猪床维护等方面着手实现肢蹄病的有效控制。群养垫料饲喂系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母猪;肢蹄病 本文讨论肢蹄病是指人们在追求高生产力的同时,忽略了猪的体质,造成肢蹄结实度下降,肢蹄细软,以肢势、步态和站立不正常、支持躯体困难为特征的非特异性腿病症候群,又称肢蹄软弱综合症、跛腿病等。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特别是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养猪场,种母猪的肢蹄病发生率很高。近几年,由于人们对跛腿对生产效益的影响,以及猪的健康与动物福利的关心,母猪肢蹄病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对母猪肢蹄病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1 母猪非特异性肢蹄病发生情况 在世界范围内,母猪肢蹄软弱综合症的发生率很高。Gjein和Larssen[1]的调查发现,96%的散养母猪和80%的圈养母猪的蹄后侧部至少有1处损伤。Sukumaran等[2]统计2293头繁殖母猪各类肢蹄包括角质增生、蹄底损伤蹄侧开裂等的发生率37%。Stalder等[3]检3158头淘汰母猪发现,前后肢脚垫损伤率分别是67.5%和32.9%,前后肢蹄裂的比率分别是 22.6% 和18.1%。我国规模化猪场母猪肢蹄的率一般在30%以上[4-6],李宇晓和邢建玉[7]曾报道妊娠前期、中后期泌乳母猪肢蹄率高达72.5%、72.9%和76%。 Anil等[8]将674 母猪按照肢蹄评分分成蹄软组和正常组,然后观察随后350天内两组母猪的淘汰率,发现蹄软组母猪的淘汰率是正常组母猪淘汰率的1.71倍。Heinonen等[9] 的调查显示因肢蹄病淘汰的母猪占所有淘汰母猪的20%~45%。与老母猪相比,后备母猪和青年母猪蹄垫娇嫩容易磨损,蹄壳较薄容易破裂,易发生继发感染。Boyle等[10] 调查了数个养猪场的记录发现,所有第1胎淘汰的母猪中,肢蹄病母猪所占比例接近32%。Lahrmann等[11]报道第1和第2胎母猪因母猪肢蹄病被淘汰的比例大约为26%~27%。 尽管目前对跛腿与繁殖力之间关系的介绍不多,但是发生跛腿是引起母猪繁殖问题的基础,造成的应激和疼痛会损害母猪的繁殖生理,导致母猪无法发情和妊娠。人工授精或本交时,疼痛可能会干扰催产素的释放,影响子宫收缩以及精子有效运输。腿跛母猪不情愿站立起来采食和饮水,进一步造成体况下降。 3 现代母猪非特异性肢蹄病高发原因分析 3.1 高度选育是现代母猪非特异性肢蹄病多发的遗传基础 猪的肢蹄性状具有低到中等遗传力,肢蹄结实度遗传力0.10~0.35,猪肢蹄病有明显的品种差异,奚德华等[6]曾报道,不同母猪肢蹄软弱综合症的发病率依次为长白、约克夏、二花脸、红灯笼、二元猪。在过去的10~15年,随着母猪生产力的提高,母猪要承受更大营养和体力的压力,而且由于对瘦肉率、生长速度等的选择,后备母猪和母猪的背膘在变薄,上述因素使母猪对管理、环境和营养方面不足的耐受力变差,体质在不断下降[12],体重增加和体质下降、肢蹄发育失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现代母猪的肢蹄不足以支撑自身的体重,因此,后肢软往往是现代母猪肢蹄病发生的前奏,后肢损伤也较前肢严重。 3.2 现代饲养制度对母猪肢蹄健康的影响 3.2.1 怀孕母猪的限位与群养 限位饲养的母猪长期倒卧缺乏运动,导致骨骼的发育不能与肌肉的发育同步,形成虚弱的后肢,使肢蹄部位血液循环不畅,致使蹄、腿部神经麻痹发展为瘫痪;此外,限位栏的后部漏缝地板的板条过细(8cm),漏缝过大(2cm)或限位栏的地板的实心部分过于光滑均对肢蹄造成不利影响。Barnett 等[13]研究显示,与群养方式相比,限位饲养的母猪骨强度降低、肌肉数量减少、关节损伤增多。早期荷兰的调查发现,限位饲养的母猪肢蹄损伤高于群养母猪[14]。2000年,新西兰和欧盟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怀孕母猪必须采用群养方式[15],与限位方式相比,群养符合母猪的天性和福利,有利于繁殖性能的发挥和肢蹄健康的维持[16]。 不同的群饲系统对母猪肢蹄的影响存在差异。Backus 等[17] 比较了三种群饲系统对母猪肢蹄损伤的影响,第一种方式:10~14头母猪混养、自由采食,第二种方式:6~8头母猪混养、每天3次饲喂,第三种方式:126头母猪混养、电子自动饲喂系统饲喂。结果发现第一种饲养方式母猪前肢运动障碍、蹄损伤和皮肤损伤的比率高于后两种方式。 尽管群体舍饲对怀孕母猪有诸多益处,但不良的地面类型可能会对怀孕母猪的蹄趾健康带来不利影响。Gjein 和 Larss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