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安全管理研究二“擦边球”该不该打.docVIP

民航安全管理研究二“擦边球”该不该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航安全管理研究二“擦边球”该不该打

民航安全管理研究二:“擦边球”该不该打?“擦边球”的说法缘自乒乓球比赛,将乒乓球忽左忽右地打到对方台子的边边儿上,使对手在被动中丢分失局。“擦边球”的关键,是要掌握好挥拍技巧,既要把球左右开弓地打到对方台子的边边儿上,最好是擦在边棱上,使球的方向无规则突偏,让对方无法接球;但又不能让球一点边儿都不挨,那样会丢自己的分。“擦边球”虽然有高回报,但也是险招,弄不好还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擦边球”流入管理活动,立马被发扬光大。即:贴着政策、规章的底线行事。这是相对合理的“擦边球”,人们还可以接受。而恶意的“擦边球”,则是想方设法钻政策、钻规章的空子,压着规章的边缘甚至越界运行,在遵规与违规之间漂浮。涉及到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业,打恶意“擦边球”是相当危险的。   民航的安全运行,应该处于国际民航组织“18个附件”、国家民航安全规章体系和航空公司安全运行手册体系三重框定之下(见图一)。严格限定在这个框架之内运行,安全系数是非常高的。航空器运行的风险确实要高于其他交通工具。现代飞机涉及到“动力装置系统”、“飞行操纵系统”和“飞行管理系统”等数十个复杂系统。如一架新型波音737飞机由36.7万个零部件构成。所以维系安全需仰仗“人—机—环”众多硬软件因素的协调保护,面对恶意的“擦边球”,这些零部件还能正常运转吗?法规还能成为阻挡风险因子的屏障吗? ?   图一:在三重安全规章框定下的民用航空运输飞行。 ?   毋庸置疑,热衷于打恶意“擦边球”者,必有其利益之玄机。   玄机之一:比别人成本更低。成本低了,当然可以比同行赚取更多的利润。民航同其他高风险行业一样,必要的运行基础设施设备特别是安全保障投入,是少不了的。而这些东西一旦与航空沾边,立刻身价百倍,成本昂贵。为了达到少投入或不投入的目的,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打打“擦边球”。如国外有的航空公司:飞机进行C检、D检,要找收费最低的维修机构,至于质量嘛,过得去就行。从国际上租赁“二手”飞机来飞,价格要低的,只要能通过适航基本要求就行。故障嘛,不怕,飞行员反正都经过了复杂课目的特殊训练,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机长肯定能顶住。   玄机之二:没有更多的运行限制。突破了民航运行规章的限制,就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如:突破飞行员执勤时间和飞行时间的限制(两本账,一本是发小时费的,是真实的;另一本是应付检查的,账面上当然是干净的。)为了第二天能有飞机可调派,飞得再晚,机组都必须把飞机飞回基地。这样做是基于如下假设:飞行员是机器人,永远不会疲劳!就是打瞌睡了,眼睛也会永远睁得大大的,绝对不会发生操纵失误!但别忘了以下事实:美国NTSB统计,长途卡车司机事故中有一半是因为疲劳而失事。下半夜飞行,特别是黎明之前,每小时大约会发生20个人为疏忽或差错(在模拟机上取得的实验数据)。   在投机市场,确实存在“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有时候,恶意“擦边球”效应确实在短时间内能带来“胆子有多大收获就有多大”、“突破条条框框才能挣大钱”的甜头。在航空安全上,打打“擦边球”、偶尔违规运行几下,为什么不会立竿见影就造成安全事故呢?这是因为航空安全外围设置了一层又一层安全冗余度,大家都知道“瑞森奶酪”模型,每一片奶酪代表一个防护层,单一原因导致的事故只占一两成,绝大多数飞行事故的诱发原因平均在6.5个以上。也就是说,事故的酿造过程,要连续突破6-7道防护层才能将“事故链”串成。有时候,风险因子不全都能突破这些防护层的阻挡。事故链在形成过程中,往往提前就被阻断了。在安全上总想打“擦边球”,追求所谓的低成本,带来的必然是运行低品质、安全高风险。一旦发生事故,连老本都得搭进去。国际上有家航空公司是搞低成本运作的,为了减少维修成本,他们将水平尾翼连杆的检查周期擅自突破适航规章,延长了一倍,结果却因一架飞机的连杆螺帽脱落,导致飞机俯仰失控,以大俯冲角直接冲进了大海。该航空公司最终因此而一蹶不振,破产了事。   打恶意“擦边球”的害处举不胜举。   害处之一:损坏安全防护层,导致安全裕度遭蛀蚀。什么地方违背了安全规章,什么地方就是安全最薄弱的地方。按照墨菲定律,事故必然要以此作为重要的危险诱因出现(见图二)。 ?   图二:恶意“擦边球”导致安全裕度遭到腐蚀。 ?   害处之二:听天由命,不可预控。当运行处于常态的情况下,许多事情是容易预料的,趋势也不难把握。当违规太多、变量太多、漏洞太多,以往经验所提供的套路派不上用场,安全态势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出现下挫拐点?哪一脚会踩到倒霉的地雷?只有上天知道!(见图三) ?   图三:恶意“擦边球”导致安全失衡。 ?   害处之三:局面混乱,损失惨重。连正常安全生产都舍不得投入的公司,你就甭想它会在发生事故后的应急救援上能有多大作为!有的人还认为,反正我是保了险的,发生事故怕什么?横竖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