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肿瘤化疗前后胃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的测定和其意义.pdf

儿童肿瘤化疗前后胃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的测定和其意义.pdf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肿瘤化疗前后胃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的测定和其意义

中文摘要 儿童肿瘤化疗前后胃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的测定及其意义 摘 要 目的:二胺氧化酶(Diamine 或绒毛上层,其中大部分存在于小肠粘膜绒毛,极少部分存在于子宫内膜 绒毛中;DAO是一种具有高度活性的细胞内酶,它的活性高低与绒毛高度 及粘膜细胞的核酸、蛋白合成关系密切,是反映小肠粘膜结构及功能的较 为理想的指标之一。组织和血浆中DAO含量变化来自于两条途径:其一 是由于坏死的肠粘膜细胞脱落入肠腔,随之引起肠粘膜DAO活性的降低; 其二则是肠腔内的DAO进入肠细胞间隙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引起血液中 DAO水平升高。因此,在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测 定血液中及小肠组织中的DAO水平变化,来反映小肠的粘膜屏障功能状 态,尤其是能在无创条件下测定血中DAO的活性来反映肠道损伤和修复 acid 情况。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binding (15kD左右)结合长链脂肪酸的结合蛋白,其组织特异性较强,目前研究认 为它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心肌、小肠、肝脏、脂肪组织、脑、表皮等的特定 组织部位,是监测组织损伤较为新兴且价值比较高的生物学指标之一;目 前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测定多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H—FABP),肝脏移植 acid (Intestinal fatty binding 种类型之一,它的组织特异性高,因其全部来源于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质, 主要位于小肠黏膜微绒毛的尖端。目前临床研究表明:I-FABP可以作为 诊断早期肠黏膜损害和缺血的指标。而本实验通过测定化疗前后肿瘤患儿 时相互比较其水平高低的差异,来研究不同强度化疗药物对肠粘膜屏障功 能损伤的程度。 方法:将反复化疗的患儿按照化疗药物致吐强度的不同分为3组(轻 度致吐组,中度致吐组,高度致吐组),采集各组患/LAg疗前后不同时相 (化疗前,化疗后第3天,化疗后第7天)的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 中文摘要 试法及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对血浆标本做DAO及I-FABP的水平测定; 同时记录患儿化疗期间常规应用止吐药后仍出现的呕吐次数,根据呕吐次 数多少分为强呕吐组(至3次)及弱呕吐组(3次);采集每日新鲜大便 标本涂片革兰氏染色、高倍镜下读数,并计算出杆菌/细菌总数的比例。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叉士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比表示, 1 实验数据用SPSS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不同致吐强度的各化疗组的DAO水平变化比较: (1)化疗前,不同致吐强度组之间的血浆DAO水平基本相同,各组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显高于低、中致吐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组化疗前水平,各组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进一步分 析发现,化疗后第3天各组血浆DAO水平均高于该组化疗后第7天的 DAO水平,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 2.不同致吐强度的各化疗组的I-FABP水平变化比较: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于该组化疗前水平,各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 浆I-FABP水平,各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不同致吐强度的各化疗组之间的呕吐频率比较: (1)将各不同致吐强度组之间呕吐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 高度组多于其他两组,而中度组多于低度组,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中文摘要 (P0.05)。 (2)高度致吐组在化疗后第3天其呕吐频率达峰值,而中、低度组则 于化疗后第4天呕吐频率达峰值。 4.呕吐频率与血浆DAO及I-FABP的关系: 平呈直线正相关(r=0.744,P0.05); (2)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化疗患J 水平呈直线正相关(FO.889,P0.05); 水平与弱呕吐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5.不同致吐强度的各化疗组间的肠道菌群情况的比较: 对各致吐强度组间大便杆菌/细菌总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高度组低 于其他两组,中度组低于低度组,但是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文档评论(0)

hfenxchuangjv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