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之行及十大困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拉美之行及十大困惑

拉美之行的十大困惑 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发表时间:2015-01-12 拉美是欧洲人的作品,非洲是欧洲人的孽债。这是笔者不久前拉美之行得出的鲜明感受。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2014年11月24-25日在智利圣地亚哥市西班牙宫举行。参加论坛后,笔者又赴巴西多地访问。感性与理性认识反差,十分明显。来到拉美,才真正领悟到世界之大,所知之小。 漫步在里约海滩,犹如置身于欧洲;翻越一座山,贫民窟印入眼帘,又觉得来到了非洲。何以至此?为什么智利、墨西哥成为OECD国家,而曾经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的阿根廷却迈不过中等收入陷阱?种种困惑萦绕脑海,迄今无法消除: 困惑一、为什么拉美不如北美? 拉美的发展条件,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落。 先说天时。两个世纪前,拉美国家纷纷从欧洲殖民体系中独立出来,其后世界经历了多次世界产业革命,拉美面临的发展机遇一轮又一轮,为何没有崛起为像北美那样的发达社会呢?难道天道罚懒? 其次说地利。拉美地大物博,资源丰富,雨水充沛,热带雨林比比皆是,且气候适宜、风调雨顺。亚马逊河没有像尼罗河、黄河那样泛滥。中国人常说饥寒交迫,拉美人无论如何体会不到——天气宜人、物产丰富,饿不死、冻不坏。因此就安于现状,不去奋发图强。难道福兮祸所倚? 再说人和。巴西两百年前独立,没有经历如美国那样血腥的内战,独立后可谓既无内忧,又无外患。除了巴拉圭战争,一战、二战也与拉美无缘。比较而言,整个拉美地区整体上享受了几百年的和平红利,为何没有发展起来呢?难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困惑二、为什么拉美二元性如此突出? 从里约机场来到宾馆,贫民窟沿途可见,街上脏乱差、堵车现象不亚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但穿越隧道来到海边,完全是发达国家景象:游艇、洋房、休闲设施比比皆是。 这不是一般的贫富差距,而是折射出导致“中等收入陷阱”、“拉美病”的“二元性”。正是这种“二元性”,造成种种“拉美悖论”: 一是南方国家,欧洲文化。拉美国家普遍存在政治超前、经济滞后的现象,物价偏高而贫富差距大,未能处理好社会、国家、市场关系。二是国家化滞后于全球化。以城市化为例,拉美比率仅略次于北美,高出欧洲十多个百分点,但城市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未实现现代化,过度城市化现象严重。三是地区化未发展为一体化。拉美有各种版本的地区化进程,但未汇聚成更高水准、更具包容和更广泛的拉美一体化——拉共体仍然显得松散。 欧洲人来之前,拉美有辉煌的古老文明,如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无法如北美那样几乎在一张白纸上做文章,因而陷入现代(欧洲)、传统(拉美)的二元悖论,并在欧洲殖民者离开后沦为美国的后院而始终未能成为自己。 近年来,中国发展如此迅速,让许多拉美国家羡慕不已。得知中国成功的秘诀在于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他们感慨不已——长期被美国的发展经济学所忽悠,后来又被告知只有靠“华盛顿共识”才能发展起来,让拉美国家走了那么多年的弯路。拉美一些国家实施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就是摆脱美国影响、探索走自己发展道路的重大尝试,可惜并未成功,政治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依旧。 困惑三、为什么拉美中产阶级做不大? 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政局不稳,主要原因并非富人与穷人的矛盾,而是中产阶级困境:缺乏上升为富裕阶层的渠道,还可能被重新拉入穷人的行列,脱离中产阵营。选举民主在拉美国家的乱象之一,是候选人承诺给贫民窟里的穷人补贴、发钱,换取他们出来投票。 本来领取补助,是要登记的,承诺将小孩送往学校接受教育,但这些穷人往往领钱后就花掉,协议成一纸空文。如此,街头乞讨、偷盗的小孩随处可见。教育跟不上,结果只能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贫困遗传下来,发展不可持续,蛋糕做不大。 巴西等拉美国家未学到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性,却问题丛生:物价高,民粹盛行,老百姓动辄游行示威,政府好的政策无法贯彻执行。 困惑四、为什么拉美文化缺乏资本主义精神? 拉美文化:粗而不俗,粗而不放。 先说粗。不管什么年龄、身材的女人,皆开放袒露,落落大方。可惜,漂亮者不见得自感其美——没有欧洲人的高傲气质;丑陋者不觉得自己丑——没有亚洲人的矜持与含蓄。另一层粗的涵义就是赤裸裸地抢。 智利治安最好,但我们代表团就在聂鲁达故居被偷,其他地方更是直接抢夺:单反相机不敢拿出来,圣保罗教堂不敢进去,里约海滩不敢下水…… 拉美人不俗。阿根廷、乌拉圭等少数国家以白人为主,多数国家以梅斯蒂索人(印欧混血)为主,秘鲁、玻利维亚等一些国家以印第安人为主。但不管怎么说,没有北美那么多黑奴,阿根廷更是地地道道的欧洲文化在拉美大陆的发扬光大。 然而,粗而不放,成了拉美发展的软肋——缺乏资本主义的开放与革新精神。天主教文化不如新教文化,人较懒散,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