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状静脉窦不部位起搏的体表心电图差异
目 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3
研究论文 冠状静脉窦不同部位起搏的体表心电图差异
前言……………………………………………………………………………………………·5日U舌……………………………………………………………………………………………’5
材料与方法……………………………………………………………··5
结果……………………………………………………………………………………………·8
附表……………………………………………………………………………………………·1O
讨论……………………………………………………………………………………………·12
结论……………………………………………………………………………………………·14
参考文献………………………………………………………………··15
综述 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研究现状………………………………18
致谢……………………………………………………………………………………………………29
个人简历……………………………………………………………………··30
中文摘要
冠状静脉窦不同部位起搏的体表心电图差异
中文摘要
目的:研究冠状静脉窦不同部位起搏时体表同步12导联心电图P波
最大时限、PR间期、QRS波时限的差异,了解冠状静脉窦不同部位起搏
对心房激动时间、房室传导以及心室激动时间的影响,分别计算不同部位
的起搏成功率,对冠状静脉窦起搏能否替代右心耳、‘双心房或心房多部位
起搏以及何处为最佳起搏部位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患者52例,
1±13.5
其中男性24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7.51岁。完成射频消融术
后,保留冠状静脉窦电极,待患者心率恢复到基础状态时记录体表同步
12导联心电图,然后根据冠状静脉窦电极放置的不同部位分为冠状静脉
10~20次/分进行起搏,在获得稳定的心房夺获后,记录体表同步12导
联心电图。测量并比较各组心电图的P波最大时限、PR间期、QRS波时
限的差异,计算各组的起搏成功率,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起搏前窦性心律时P波最大时限的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为
显差异(尸O.05)。②起搏前窦性心律时PR间期的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
5%,CSm组为
无明显差异(尸O.05)。④CSd组起搏成功率为71.1
88.46%,CSp组为67.3
中文摘要
(尸O.05)。
CSp起搏比较,CSm起搏成功率最高,为最佳的起搏部位。
关键词:冠状静脉窦;起搏;P波最大时限;PR间期;QRS波时限
英文摘要
The of surface ofdifferent
analysis
body electrocardiogram
sinus sites
coronarypacing
ABSTRACT
me12-leadsurface of
objectiVe:1banalyze body
difjf、erent sites.Tb thee能ct
corona巧sinus of
pacing invest远at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初步探析.pdf
- 冠心病的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SPECT显像探究.pdf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清H-FABP、IMA、CTnI变化的探究.pdf
- 冠状动脉狭窄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CT研究.pdf
- 冠状动脉漫血流患者血浆ET-1及NO水平变化及尼可地尔干预效果的研究.pdf
- 冠状动脉斑块及前降支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左主干分叉处相关角度的相关性分析.pdf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心率变异性 的关系探讨.pdf
-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进展的危险分层及介入治疗策略.pdf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管狭窄的meta分析.pdf
-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PCI时小分支保护对患者预后的作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