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菌、子囊菌3.pptVIP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接合菌、子囊菌3

炭角菌属(Xylaria) 子囊果为子囊座,呈子囊壳状、盘状或垫状,有或无孔口。子囊双层壁,卵圆形至圆柱形,成束或并列地生于子囊腔内,有或无假侧丝。子囊孢子多细胞,有的具纵横隔膜,呈砖格状。腐生或寄生, 与植物病害关系较大的是:葡萄座腔菌目、煤炱目、多腔菌目、多腔菌目、格抱腔菌目 (一)白粉菌目(Erysiphales) 子囊果无孔□,外壁上有各种形状的附属丝,子囊卵圆形至棍棒形。全部是高等植物的专性寄生菌。 1.菌体形态:菌丝体发达,无色,少数发黄,多数为表生,即菌丝体在寄主表面,依靠附着胞固着,产生侵入丝,深入表皮细胞,形成吸器。少数是内寄生。 2.无性繁殖:非常发达,一般在侵染寄主几天以后,就可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3.有性生殖:产生球形暗色的闭囊壳。外壁上可产生一种厚壁菌丝称为附属丝。闭囊壳中的子囊的数目不相同。 白粉菌的致病性特点 1)全部是植物的专性寄生菌。 在植物表面,无色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外观呈白粉状,故称白粉病。 2)多数白粉菌菌体表生于植物体表,入茎、叶、芽、花、果实等上。 3)无性阶段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具薄壁细胞和大量液泡,含水量高大70%,使其能在空气湿度很低的条件下萌发。干旱年份白粉病仍能严重发生。 4)寄主范围变化大。有的种寄主范围广泛,如蓼白粉菌,寄生在157属、357种寄主上。有的种发生明显的生理分化,如大麦白粉菌具有72个生理小种。 * 蛇口菌目(Ophiostomatales) 蛇口菌目菌物的特征包括子囊果一般为子囊壳,但有一个属为闭囊壳,其子囊球形至卵圆形,易融解,通常成束生于子囊果的基部并向上分散于腔内,或者与长喙壳属的方式一 样从腔周边细胞长出并向腔中央 释放,无侧丝和缘丝。 重要属、种 蛇口壳属(Ophiostoma )引起榆枯萎病(O. ulmi) 蛇口壳属和榆枯萎病(O. ulmi)   特征尚不明确。 该目的特征为大部分种类具有子座,有时具一盾状子座;子囊长形至圆筒形.排列于子囊壳基部或基部四周,子囊顶端具一窄环包围的孔;子囊孢子无色或暗色,无芽孔或芽缝,子囊孢子形态各异,包括倒卵圆形、椭圆形及线形,表面具纹饰,有时也具附属丝。窄长的侧丝成熟时融解。 黑痣菌目(Phyllachorales ) (1)黑痣菌属(Phyllachora) ① 属的特征 假子座,子座与寄主表皮层愈合形成黑色光亮的盾状盖,子囊圆柱形,子囊孢子单胞,椭圆形,无色。 ② 重要种 竹圆黑痣菌(P. orbicula): 危害竹类植物叶片 黑痣菌属和黑痣病 (2)疔座霉属(Polystigma) ① 属的特征 子囊壳瓶状,埋生在假子座内,壁薄,子囊棍棒状 ② 重要种 杏疔座菌(P. deformans):危害杏叶引起杏疔 疔座霉属和杏疔病 炭角菌目(Xylariales)   包括有暗色、革质、木质和炭质的不同子囊壳,偶尔具闭囊壳,有时埋生于子座内。子囊形成一个持久的子实层或基丛,近球形、棍棒状或为最常见的圆筒状,通常顶端具一窄长的顶环或修饰的多层环。子囊孢子无色或暗色,单胞至多胞,有时具有发芽缝或发芽孔。侧丝在子囊之间自基部向上或自四周向中央生长。子囊产生的压力被认为具有使子囊果膨大形成一个中央腔的功能,侧丝常常随子囊的发育而消解。 (1)座坚壳属(Rosellinia) ① 属的特征 子囊壳球形,黑色,具乳头状孔口,生于物 表面,子囊孢子单胞, 黑色或深褐色,椭圆形 或纺锤形,具发芽缝。 座坚壳属和白纹羽病 ② 重要种 褐座坚壳(R. necatrix)危害植物根部,常在病根表面形成白色羽毛状菌索,俗称白纹羽病。 五、座囊菌纲 (一)葡萄座腔菌目(Botryosphaeriales) 1.主要特征:子囊座内含单个子囊腔 2.重要属、种 葡萄座腔菌属 (Botryosphaeria) 子囊座单腔,成簇埋生于子座,后期突出于子座而呈葡萄状,子囊间有假侧丝,子囊孢子单胞,无色。 ① 葡萄座腔菌 (B. dothidea) (无性态为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引起溃疡病 落叶松座腔菌 落叶松枯梢病 ② 落叶松座腔菌 (B. laricina) 引起 落叶松枯梢病 2.重要属、种 (1)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 子囊圆筒形或棍棒形,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双胞。 落叶松球腔菌(M. larici-leptolepis引起落叶松属早期落叶病。 (二)煤炱目(Capnodiales) 1.主要特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