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农村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谈谈农村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谈谈农村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362121,惠安洛江中学,黄桂聪
“缺乏生活知识,任何有艺术技巧的人也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什么形象、概括、虚构、想象,都只好停工待料”(秦牧《<艺海拾贝>跋》)在农村,由于文化相对落后,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又由于思维空间的局限,中学生作文时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因此,在写作时老是咬着笔杆“挤牙膏”,即使勉强写出,素材也往往缺乏新意:写老师多写老师熬夜备课;颂母亲大多是写母亲深夜背子就医;写友谊多是与朋友破镜重圆。有些素材,小学写了,初中还写,陈腔滥调。这样的作文怎么可能会吸引人呢?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这句话表明:初中作文教学应当重新树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语文教学观。《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为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以解决作文中“无米之炊”的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农村中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一、观察乡村自然景色,收集素材。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新教育提倡我们要追求理想的美育,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发现自然界中的美,感受自然美带来的无穷乐趣。
佛语云: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说的是心若无物,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而从大自然中积累素材,便要眼中有物。农村孩子从小频繁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让学生用自己的感观去看、听、尝、嗅、触,去感知、了解、认识客观事物。你可以借大自然中的一花一木、一虫一鸟来抒情;你可以尽情描绘雨中小路、雨后山野,寄托你的情思;你可以想像自己就是清潭中畅游的鱼儿、森林中欢歌的小鸟、大树上悄然蠕动的虫儿,真切地表达你的志向。鲁迅先生把百草园软泥墙根一带写得妙趣横生,如果没有细致的观察,用心感悟,就不可能能写出如此形象、生动的文字。
除了观察,还必须把观察后的体验记录下来。“行吟一路诗囊小,背个箩筐全部收”,唐代诗人李贺,从少年时就一直注意收集创作素材,经常背了一只锦囊出门体察生活。每有所见所闻所感,就凝练诗句,记在纸条上,放入锦囊里。回家后,他选择、修改、精心构思后,写成联或写成诗,放进另一只锦囊中。李贺短短一生,传下的诗230余首,其中不少佳作名句,他的《雁门太守行》中的起始两句“黑云压城城欲推,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得精警突兀,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此外,还有唐代唐求的“诗瓢”、宋人梅尧臣的“诗袋”、明人陶宗仪的“瓦罐”,这些都是创作的材料“仓库”,如果我们也能用心积累材料,并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不会再出现写作时“举头望天空,脑袋一片空”的情况。
二、体验乡村生活习俗,挖掘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述真情实感。”乡村生活同样是丰富多彩的,纯朴的民风、古老的习俗、忙碌的农事,同样是我们很好的写作素材。此外,大部分农村学生都有参与农活
的经历,如放牛放羊、收稻割麦。他们进行的各种带有浓郁乡村气息的游戏,像山间的野炊、河里的钓虾捕鱼、树上的捕蝉捉鸟。还有很多古老的习俗,除夕守岁、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以及祈雨、“普度”、“佛诞”等充满神秘色彩的民俗活动。这些都是很丰富的生活积累,而且散发出泥土的芬芳,令人神往。鲁迅先生笔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祝福》等佳作,无不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乡村劳动人民命运的关注,其作品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乡村林林总总犹如是一座巨大的宝藏,而我们的学生却熟视无睹。这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的:“宝库就在身边,他们却视而不见,这是他们误以为面包和盐既然不是什么精金美玉,就不值得去拾取和收藏的缘故。”可见,教师之于学生的责任,除了把他们领进生活,还应该教会他们了解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
如何挖掘身边这一宝库加以利用呢?2005年泉州市中考作文题目《温暖》,有一部分考生就机智地运用乡土习俗作为素材。有一考生叙写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奶奶在孙女中考之日,清晨赴庙,虔诚地祈求神灵保佑孙女的故事。故事描述具体细致,真实感人。那老奶奶一颠一颠的身影,每天都从我们每个人的身旁走过,笃信观音保佑的朴素话语萦绕于我们每个人的耳旁。还有一考生,通过写自己生病吃药其间发现其母亲把煮过的中药残渣倒在村路中央这一细节,感受到母爱的伟大。类似的乡村素材还有很多,如“天狗吃月”、“用手指月,半夜会被割耳”、“下齿丢屋顶,上齿丢床下”等。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息。”不错,生活才是写作不息的源泉,只要我们能做生活的有心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火墙功能测试表.pdf VIP
- 2025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docx
-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解读(最新版)PPT课件.pptx VIP
-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docx VIP
- 小巨人机床配置气源要求.pdf VIP
- 高考高中古诗词鉴赏之十三种描写手法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 VIP
- 小巨人机床配置油品要求.pdf VIP
- 2023年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