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火用)分析 exergy analysis on ultra supercritical power unit with double reheat.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火用)分析 exergy analysis on ultra supercritical power unit with double reheat
第47卷第3期 锅 炉 技术 V01.47,No.3
2016年5月 BOILERTECHNOLOGY May.,2016
【设计·科研·试验】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I炯分析
刘 翔1,方曹明2,范浩杰1,高昊天1,张忠孝1
(1.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240;2.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63)
摘要: 二次再热是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节能减排重要方向。以我国首台二次再热机组为对象,依据
热力学J堋分析法,建立了热力系统J网分析的数学模型,研究r该超超临界机组及主要部件的炯效率和煳损
失,讨论了负荷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再热机组TMCR工况下炯效率为45.9%,高于同等级的一次
再热机组,其中锅炉炯效率为55.3%,汽轮机焖效率为88.1%。在机组煳损失分布中,锅炉炯损率最大,占
机组的84.1%,其中以燃烧损失和传热损失为主。对于回热系统,高压加热器煳效率高于低压加热器。变
负荷时,随着负荷的增加,锅炉和回热系统炯效率有所提高,同时锅炉佣损率有所降低,汽轮机炯损率有所
升高。
关键词: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炯分析;节能
中图分类号:TK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763(2016)03一o001一05
有所应用[5],如电站锅炉的煳效率分析。但二
0 前 言
次再热系统更为复杂,设计、运行经验相对缺
当前我国已成为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投运最 乏,对其进行分析有其重要价值[6。1|。
多的国家,进一步开发更高效率超超临界技术 本文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堋分析法对我国
000
已成为能源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有材料 首台1 MW二次再热机组进行了全面热经
基础上采用二次再热技术,可以在目前600℃ 济性分析。构建了机组炯分析模型,研究二次
等级超超临界机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热效率, 再热机组以及锅炉等部件的煳损分布;探讨负
降低煤耗,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是切实 荷变化时,机组堋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
可行发展方向之一[11]。目前我国二次再热机为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和提高效率提供理论
组研发工作方兴未艾,迫于节能减排压力,多个 指导呲16【。
二次再热工程开始建设,其中国电泰州发电有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000
限公司建设项目的首台1 Mw超超临界二
1
1.1 000
次再热机组也即将发电。但作为新生事物,研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介绍
究工作滞后于工程实践,热经济性就是其中一 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二期工程1000Mw
个方面。 燃煤汽轮发电机组为我国第一台二次再热超超
热经济性分析作为机组能量利用程度的评
价方法,对机组经济运行、挖掘节能潜力有重要 用单炉膛、单切圆燃烧、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
意义。当前对二次再热机组的热经济分析大都 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塔式布置。首次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热平衡分析方法[4],如 采用高温受热面组合式布置方式,一、二次高温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机组热效率分析。基于 再热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1段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对水平井开发的影响 stress sensitivity of the 1 st member of xiashihezi formation and its influences on horizontal well development of daniudi gas field,ordos basin.pdf
- 鄂尔多斯盆地曹凡峪地区长6储层沉积微相特征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 6 reservoir in caofanyu area, ordos basin.pdf
-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丛式水平井组开发效果评价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effect of cluster horizontal wells in daniudi gas field,ordos basin.pdf
-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致密砂岩气田水平井开发气藏工程优化技术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technique of horizontal well development for daniudi tight sandstone gas field in ordos basin.pdf
-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系页岩气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shale gas reservi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pper paleozoic coal measures and exploration direction in eastern ordos basin.pdf
-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震探测技术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seismic detecting technique for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in the north of ordos basin.pdf
- 鄂尔多斯盆地低压致密油藏不同开发方式下的水平井体积压裂实践.pdf
-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致密砂岩伊利石特征及成因分析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analysis of illite in taiyuan tight sandstones formation, eastern ordos basin.pdf
-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太原组储层黏土矿物特征及成因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clay minerals of taiyuan formation in eastern ordos basin.pdf
-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石炭系-二叠系大型气田形成条件 forming conditions of large-scale gas fields in permo-carboniferous in the northern ordos basin.pdf
- 二次再热汽轮机热力性能评价方法初探 ten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rm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for double reheat steam turbine.pdf
- 二次再热汽轮机组一次调频控制设计及应用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primary frequency control for double-reheat steam turbine.pdf
- 二级边坡稳定性的三维分析 3d stability analysis of two-stage slope.pdf
- 二代身份证阅读机具设计及emi措施 design of resident id card reader and emi measures.pdf
- 二级管理体制下高校教学秘书的角色再定位研究 study on the role relocation of college teaching secretary in the second-tier management system.pdf
- 二甲基亚砜生产中低污染控制模型设计与仿真 design and simulation for low pollution control model in production of dimethyl sulfoxide.pdf
- 二级式水封排水器下降管外装设计 design of external installation of two staged water seal drainer downcomer.pdf
- 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及量化管理--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academic secretaries′work at secondary schools and its quantitative management-taking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pdf
- 二辊矫直φ150mm棒材工艺研究 process design of φ150 mm two roller straightening bar.pdf
- 二级垛式新型悬臂式支挡结构分析探讨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counterfort cantilever retaining wall.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