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在电力设备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qr codes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electric equipment.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维码在电力设备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qr codes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electric equipment
第21 卷 第5 期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10月
Vol.21 No.5 Journal of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 Oct.2016
二维码在电力设备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孔思豪,许远森,杨艾潇澜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璧山供电分公司,重庆402760)
摘 要:简述了二维码编码原理,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将二维码与条码和射频标签进行对比,探讨了二维码的优
劣性。然后对电力设备管理系统的职能和需求进行分析,讨论二维码在设备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方式。由于二维码
信息存储机制具有一定开放性,所以对可能涉及的信息安全做了论述,并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关键词:二维码;秘钥加密技术;设备管理系统;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TN929.53;TP3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032(2016)05005503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各行业生产模式 校验功能,提升了精度和数据安全性。
的优化和改变。电力行业是信息技术应用较早,且 1.1.1 二维码编码原理
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智能电网发展战略提 二维码可分为层排式和矩阵式。
出后,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重要支撑,在电力公司运营 层排式二维码的编码原理建立在一维条码基础
的方方面面起着提高效率、优化流程、增加可靠性的 上,按需要堆积成多行,它在编码设计、校验原理、识
作用。 读方式等方面继承了一维条码的一些特点,识读设
作为一个专业化程度高、公司体量大的能源企 备和条码印刷与一维条码技术兼容。但由于行数的
业,生产建设需要大量投入各类设备、仪器。这些资 增加,需要对行进行判定,其译码算法与软件也不完
产的管理成为了一个巨大而烦琐的工作,设备管理 全相同于一维条码。
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将对公司效益产生不可忽视 矩阵式二维码是在一个矩形空间用黑、白像素
的影响。优化设备管理系统,开发合理的设备管理 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在矩阵相应元素位
系统的应用刻不容缓。 置上,用点(方点、圆点或其他形状)的出现表示二
二维码作为近期社会上的热点技术,在商业领 进制“1”,点的不出现表示二进制的“0”,点的排列
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便利性值得借鉴。本文将二 [1]
组合确定了矩阵式二维条码所代表的意义 。矩
维码与条码和射频标签两种信息载体进行了对比, 阵式二维条码是建立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组合
分析了二维码作为接口在设备管理系统中的优劣 编码原理等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图形符号自动识读处
性,还探讨了二维码涉及的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 理码制。矩阵式是国内现在常用的二维条码编码
1 技术基础及原理 方式。
在二维码符号表示方面现已研发出多种码制,
1.1 二维码特性分析 每种码制有特定的字符集,常用的码制有 PDF417、
一维条码是按照一定方向分布条码宽度,从而 QRCode、Code49、Code 16K、Code One等,国内在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勘探潜力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shale oil in chang7 member,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 nw china.pdf
-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储层含气物性下限分析 lowest limit for the gas-bearing capacity of reservoirs in the eastern sulige gas field, ordos basin.pdf
- 鄂尔多斯盆地苏东地区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白云岩成因 dolomite genesis in member ma55 of majiagou formation, sudong area, ordos basin.pdf
-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陆相页岩含气性及页岩气赋存状态 @@.pdf
- 鄂尔多斯盆地马五5亚段沉积微相分布及演化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of submember 5 majiagou f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pdf
-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辫状河体系带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braided river sedimentary system zones in sulige gasfield, ordos basin.pdf
- 鄂尔多斯盆地苏亥图地区构造特征及对煤系的控制分析 analysis of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their control on coal measures strata in suhat area, ordos basin.pdf
- 鄂尔多斯盆地绥靖地区长7油层组沉积相特征研究.pdf
-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 tight oil accumulation mechanisms of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chang 7 member, ordos basin, china.pdf
- 鄂尔多斯盆地铜川地区油页岩特征及资源评价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 evaluation for oil shale in tongchuan area of ordos basin.pdf
- 二氧化硅含量对污泥底泥制备陶粒性能的影响研究 effect of sio2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 made from sewage sludge and river sediment.pdf
- 二位四通水液压换向阀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42 water hydraulic directional valve.pdf
- 二氧化硅包覆纳米碳酸钙的合成 study on synthesis of silica coating nano calcium carbonate.pdf
- 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脱硫活性提高方法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in improving the activity of titanium dioxide photocatalytic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pdf
- 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synthesis of titanium dioxide and the study of photocatalytic activity.pdf
- 二氧化锰制备及催化燃烧甲苯性能研究 the preparation of mno2 and application in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toluene.pdf
- 二氧化碳爆破增透技术的试验应用 the trial application of carbon dioxide blasting anti-reflection technology.pdf
- 二氧化碳喷射器运行效率的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r744 ejector efficiency.pdf
- 二氧化碳驱防气抽油泵研制及结构优化设计 development and optimal structure designing of anti-gas pump in co2 flooding.pdf
- 二氧化钛薄膜制备技术及其光催化性能的应用 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s of tio2 thin films and its application of photocatalytic activity.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