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报表制作.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报表制作

浅谈报表制作 纪要栏的记载 ⑴ 当某些强度很大的天气现象,在本地范围内造成灾害时,应迅速进行调查,并及时记载。 调查内容包括:影响的范围、地点、时间、强度变化、方向路径、受灾范围、损害程度等。 ⑵ 气象站附近的江、河、湖、海的泛滥、封冻、解冻情况。 ⑶ 气象站附近的铁路、公路及主要道路因雨淞、沙阻、雪阻或泥泞、翻浆、水淹等影响中断交通时,应进行调查记载。 ⑷ 气象站视区内高山积雪的简要描述:山名、雪线高度、起止日期(本月内)等。 ⑸ 降雹时应测定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以毫米(mm)为单位,取整数。当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大于10mm时,应同时测量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以克(g)为单位,取整数,均记入纪要栏。 纪要栏的记载 测量方法是:选拣几个最大和较大的冰雹,用秤直接称出重量,除以冰雹数目即得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或者将所拣冰雹放入量杯中,待冰雹融化后,算出水的重量,除以冰雹数目就是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 ⑹ 本站视区内出现的罕见特殊现象,如海市蜃楼,峨嵋宝光等。 ⑺ 当本地范围内进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包括人工降雨、防霜、防雹、消雾等)作业时,应注明其作业时间、地点。 以上内容应详细记载,有条件的可用影像记录,存档备用。 月地面气象记录报表编制 一、月观测数据文件的建立: 自动气象站根据自动观测数据和人工录入的观测记录及月报表封面、封底、纪要、备注等文字说明,由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进行加工整理,并形成统一的月观测数据文件,包括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文件(A文件)、分钟数据文件(J文件)。 二、观测记录的质量检查 (一) 、质量检查的方法和内容 气象站对月观测记录的质量检查,以本站本月记录为主。检查方法,包括极值检查、相关性检查、逻辑检查等。 月地面气象记录报表编制 1、日极值与定时值的比较检查 ⑴ 日最低气压≤定时气压≤日最高气压; ⑵ 日最低气温≤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 ⑶ 日地面、草面最低温度≤定时地面、草面温度≤日地面、草面最高温度; ⑷ 定时风速≤日最大风速; ⑸ 日最小相对湿度≤定时相对湿度。   2、要素的相关性检查 ⑴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⑵ 定时温度≥露点温度; ⑶ 总云量≥低云量; ⑷ 海平面气压≥本站气压(拔海高度<0.0米的台站除外〉; ⑸ 极大风速≥最大风速; 月地面气象记录报表编制 ⑹ 冻土深度≥Ocm时,地面最低温度≤0.0℃(解冻时除外); ⑺ 总云量≥1时,应有云状; ⑻ 低云量≥1时,应有低云状; ⑼ 云状为吹雪、雪暴、雾现象时,总低云量均应为10; ⑽ 云状为烟、霾、浮尘、沙尘暴、扬尘时,总低云量均应为“-”; ⑾ 定时能见度<1.0km时,应有雾或沙尘暴、雪暴现象; ⑿ 定时能见度<l0.0km时,应有轻雾或吹雪、扬沙、浮尘、烟幕、霾、降水现象; ⒀ 降水量≥0.0mm时,应有降水现象或雪暴; ⒁ 积雪深度≥0cm,应有积雪现象; ⒂ 积雪深度≥5cm时,应有雪压值; ⒃ 电线积冰直径≥1mm时,应有雨淞或雾淞现象; ⒄ 雨淞(雾淞)直径≥8(≥15)mm时,应有重量值; ⒅ 极大风速≥17.0m/s时,应有大风现象; ⒆ 风向为“C”时,风速≤0.2m/s。 月地面气象记录报表编制 3、项目的逻辑检查 ⑴ 总、低云量≤10成; ⑵ 相对湿度≤100%; ⑶ 电线积冰厚度≤直径; ⑷ 冻土深度上限<下限(上、下限均为0时除外); ⑸ 各时日照时数≤1.0小时; ⑹ 风向为N、E、S、W、C或前四个字母的规定组合; ⑺ 云状为本规范规定的29种云的符号及雾、吹雪、雪暴、浮尘、霾、烟幕、扬沙、沙尘暴等现象的符号或代码; ⑻ 天气现象为本规范规定的34种现象符号或代码。   4、项目之间的差值检查 ⑴ 5cm与10cm地温各定时记录的差值<15.0℃;   ⑵ 10cm与15cm地温各定时记录的差值<10.0℃; 月地面气象记录报表编制 (二)、 疑误记录的处理方法 ⑴ 某次记录不完全正确或有疑误时,应根据该记录前、后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和历史资料极值记录进行判断,当某次记录不完全正确但基本可用时,按正常记录处理;当某次记录有明显错误且无使用价值时,按缺测处理(记“-”)。 ⑵ 温度表水银柱发生中断时,一般按缺测处理。但若对记录质量影响不大时,也可用温度表示度值减去空隙部分所占的度数求得。温度表酒精柱发生中断时,一律按缺测处理。 上述疑误记录的处理情况,应在备注栏注明。 月地面气象记录报表编制 (三)、 缺测记录的处理方法 ① 自动观测定时数据有缺测时,基准站用人工观测记录代替;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记录缺测时,用现有人工观测仪器或通风干湿表、轻便风向风速表等在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补测;超过10分钟时不进行补测,该时数据按缺测处理。 ② 在自动观测定时数据中,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