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渤海湾漏油事故分析
渤海湾漏油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简介:
美国康菲公司与中海油合作开发的蓬莱19-3油田于2011年6月发生溢油事故,康菲被指责处理渤海漏油事故不力;12月,康菲公司遭到百名养殖户的起诉。2012年4月下旬,康菲和中海油总计支付16.83亿元用以赔偿溢油事故。
据悉,中海油渤海湾蓬莱19-3油田共有
五个平台,此次漏油事件发生在B、C两个
平台,从画面中可以看到B、C两个平台溢
油现场的航拍资料,及收油作业情况。画
面中颜色较浅,发亮的部位就是溢油海面。
泄露的油品不断的蔓延,在海上形成油膜
康菲公司船只正在打捞油品
海鸥由于被油品粘附,无法运动
下水的人员需携带保护工具
2011年9月3日,河北乐亭,江守德的虾塘里打捞上来的黑色粘稠物。
河北乐亭,何京宙虾塘上打捞上来的没有吃完的饵料和几条死虾。
污染仍在继续
成堆死去的贝壳
河北乐亭县因康菲溢油损失巨大
浑浊的海水带着黑色凝结物冲上沙滩。
蓬莱19-3油田的地质背景情况
蓬莱19-3油田地层层序从海底表层向下可划分为第四系平原组,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和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等五套地层。这些地层分布的空间中,还分布着南北走向两组断裂构造,断层把石油储层切割成若干个块体。蓬莱19-3油田就处于这样一个较为破碎的构造断块背景的位置。浅部的断层封堵性较差,深部的断层封堵性相对较好。但有部分断层从下部延伸到了浅表层,被称为“通天”断层。
蓬莱19-3油田的石油主要储存在明化镇组下段和馆陶组两套地层。这两套地层是由陆相碎屑组成的岩石,成岩固结疏松,油层埋深为840米-1400米需要借助外力,以注水开发方式进行开采
笼统注水
笼统注水方式是指在井口采用同一压力且不对各注水层进行分置处理。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对地下各层压力缺乏控制,在对一些地层产生驱油作用的同时,对另外一些地层则有可能产生异常高压,破坏断层封堵性,发生溢油污染。
事故原因分析:
一、蓬莱19-3油田批准的总体开发方案为分层注水开发方式。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作业过程中,没有执行已批准的总体开发方案。
二、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试采阶段采取笼统注水方式,已经取得了分层注水参数,根据参数也已制定了分层注水方案,但未执行分层注水。
三、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溢油事故发生前,已经发现由于B23井笼统注水造成浅部L70油层存在高压点的风险,但没有及时封堵此层。
四、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严重忽视已出现的事故征兆,没有采取应急措施。当B23注水井井口压力出现将近一半的明显降压的重大变化,预示B23注水井井筒内出现了新的异常出口。此时理应立即停注,排查原因,但管理制度中并没有将上述现象列为风险隐患,同时也没有针对此现象的应急措施。
五、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违反总体开发方案规定的回注岩屑层位,数次擅自上调回注岩屑层至接近油层,对这一人为造成的风险隐患,没有任何防范措施。
六、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对回注岩屑管理松懈。C平台C25井回注岩屑层已经上调,施工作业部门没有将回注岩屑产生的超高压情况告知C20井钻井设计有关部门和人员,造成C20井钻井设计出现重大失误。
七、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违反经核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C20井作业表层套管下深过浅,违反环评报告书的要求,该井钻井过程出现井涌时,已丧失了应急处置能力。
上述种种违规作业,以及出现事故隐患征兆没有有效处置,都证实了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没有做到守规生产、利得财富、审慎作业,且关键岗位职责不落实,没有针对重大隐患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造成海洋污染和环境破坏,污染海洋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
中海油渤海湾漏油事件背后原因
国家海洋局与地方政府、企业运作不透明,官僚色彩重
中海油不守法,不能尽到上市公众公司与重要国企的社会责任
石油的开采是粗暴的,即使污染了环境,追责上也不担心太重,因为很多时候海洋陆地国有产权是虚置的,而无法详细追责
国内对类似的事故处理没有一个完整法案,只有一些零碎的行业规范和规章制度,并无多大的约束力。很多事故发生后,往往是把责任人撤换了事,换了人之后机制不换,事故还是容易引发
墨西哥湾 VS 渤海湾
当事的石油公司
英国石油公司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政府
美国政府(政府干扰企业,措施强硬)
中国政府(行政不作为)
民间组织
慈善机构组织民众用头发吸油:组织对BP进行诉讼和赔偿。
11家民间组织发表公开信、并表示要进行公益诉讼。
媒体
对BP公司穷追猛打,一波一波密集的报道
主流媒体集体息声,零星的小道消息。
社会公众
批判BP;指责政府反映速度慢。
漠不关心;极少数表示对康菲不满。
改进措施
从源头上加强安全生产,减少漏油事件
健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制
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透明度
扩大公众和社会组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