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化工工艺学第8、9章
9.2.3 燃烧的主要污染物 1、烟尘 伦敦烟雾事件 2003年我国烟尘排放总量1049万吨,70%来自煤 2、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pH低于5.6的降水)的主要原因。氮氧化物则是形成光化学烟雾(洛杉矶烟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 3、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 4、灰渣 占用农田,污染水源和大气环境 (5)化学药刦活化法 氧化锌、磷酸和硫酸钾等 木屑 4、煤制活性炭的主要品种和规格 8.3.3 活性炭的应用和再生 1、活性炭的应用 (1)活性炭的吸附特点 疏水性的非极性吸附剂 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 不同活化方法得到的活性炭的表面性质不同 催化作用 性质稳定、容易再生 (2)活性炭的应用 净化水 催化剂载体 气体脱硫 空气净化 气相吸附 其他 2、活性炭的再生 吸附饱和后失去活性的活性炭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方法等将所吸附的物质脱除而使其活性恢复的过程。 (1)再生方法 (2)高温再生设备和再生条件 斯普列炉 回转炉 多层耙式炉 基本参照活化条件 8.3.4 活性炭的发展前景 8.4 碳分子筛 具有特别发达的微 孔结构的特种活性炭。 8.4.1 碳分子筛的分离原理和特点 1、碳分子筛分离原理 (1)扩散速度不同 (2)分子大小和极性的不同 2、碳分子筛的特点 (1)与活性炭的区别 孔径分布和孔隙率 (2)与沸石分子筛 的区别 8.4.2 碳分子筛的制备 8.4.2.1 碳分子筛的主要制备工序 原料煤粉碎、加粘结剂捏合、成型和炭化等 原料煤 破碎 预氧化 粉碎 捏合成型 黏合剂 烘干 炭化或加活化 炭沉积 烃类 碳分子筛 (1)预氧化 (2)捏合成型 (3)炭化 (4)活化(扩孔) (5)碳沉积(堵孔) 8.4.3 变压吸附 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option,PSA),是一种吸附分离新工艺。利用固体吸附剂通过压力变化对不同气体成分进行吸附分离。 变压吸附制氢装置 1、变压吸附原理 2、变压吸附的工艺流程 吸附、解吸(降压)、净化冲洗、升压 (1)吸附压力 压力↑ 吸附量↑ 清洗用气量↓ 回收率↑ (2)吸附时间 时间↓ 吸附剂量↓ 吸附塔体积↓ 设备造价↓ 回收率↓ (3)操作条件举例 (4)四塔变压-吸附装置的操作顺序 8.5 碳素纤维 含碳量大于90%的具有很高强度和模量的纤维 8.5.1 碳素纤维的种类和性能 1、碳素纤维的种类 生产原料 (1)聚丙烯腈碳纤维 (2)沥青基碳纤维 (3)其他 2、碳素纤维的性能 乱层石墨结构 (1)力学性能 (2)形成层间化合物 (3)化学稳定性 (4)热性质 8.5.2 沥青基碳素纤维的制造 1、工艺流程 高性能 低性能 中间相沥青纤维 各向同性沥青纤维 2、主要生产工序 (1)沥青预处理 热处理 除杂后热缩聚 加氢处理 (2)熔融纺丝 (3)不熔化处理 (4)炭化 (5)石墨化 (6)后处理 3、碳素产品的性能 8.5.3 碳素纤维的应用 1、碳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种类 2、影响因素 碳纤维含量 碳纤维本身力学性能 碳纤维排列 碳纤维与基体相容性 3、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用途 (1)航空和宇航 (2)汽车 (3)其他 §9 煤化工生产的污染和防治 9.1 环境保护概述 环境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内涵有如下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9.1.1 环境污染极其严重性 自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人工环境: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称上层建筑。 环境 1、环境污染 概念:指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的数量超 过其自净能力,因而打破生态平衡, 使自然环境发生恶化。 (1)大气污染 气体状污染物 气溶胶状污染物 (2)水体污染 (3)土壤污染 2、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害,早已超出一国一地的范围。 2003年我国SO2排放量世界第一位;CO2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大气污染排放物中,85%CO2来自煤,60%NOx来自煤,70%烟尘来自煤。各种污染造成的损失合计占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热力学教学幻灯片.ppt
- 热力机械工作票(标准票-#1炉A一次风机、A二次风机、A引风机检修).doc
- 热力发电厂给水处理绪论.ppt
- 热力学第二章第2节.ppt
- 热力环流(湘教版必修).ppt
- 热力设备金属腐蚀.ppt
- 热力设备及管道防腐指导书.docx
- 热动工程专业英语翻译.docx
- 热喷涂文献综述.doc
- 热化学、电解、原电池练习5,15-16.doc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