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产资源(第四章)
作为矿产资源所有权法律制度形成的标志,应是晚清颁布的《大清矿务章程》,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8月13日通过御批,并通令次年2月13日开始施行(由于辛亥革命爆发,该法并没有实际实施),该章程是我国历史上近似现代意义上的矿业法典,从法律制度上宣布了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其中第6章第14条款规定:“各国通例皆为国家所有。凡五金之属及一切贵重矿非官不得开采”。 民国初期,北洋军阀政府以大总统令形式于1914年3月颁布了《中华民国矿业条例》。国民党政府1930年5月在矿业条例基础上修订颁布了《矿业法》,该法第1条宣称:“中华民国领域内之矿,均为国有。非依本法取得的矿业权不得开采”。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产权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有受封建、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 加之连年战乱,百业待举,百废待兴,为了消除战乱创伤,打破列强封锁,尽快恢复经济,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大力加强地质和矿业开发。1951年,国家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例》,其第1条规定:“全国矿藏,均为国有”。1965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矿产资源保护试行条例》, 第1条规定:“矿产资源是全民所有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当时国家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单一国家拨款投资发展矿业经济,形成了无偿开采矿产资源和多部门分散管理矿产资源产权的历史格局。在此后的30多年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矿产资源无偿开采、多部门分散管理的格局一直延续到1982年。 在长达3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探矿、采矿业领域基本上是国有制,所有者、生产者以及消费者都是一家,没有划清各自的财产权利。 综观新中国成立后矿产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变迁,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矿产资源产权管理(1949-1982年)。其特点是:国家重视对矿产资源产业活动的扶持和管理, 但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不分、所有权管理与使用权管理不分、行政管理与产业管理不分,对矿产资源产权没有实行统一管理,而是将其依附于矿产资源开发产业部门分散管理。 第二阶段,过渡时期的矿产资源产权管理(1982-1996年)。这一时期,是从实行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的前期(1982-1986年), 矿产资源产权管理的主要特点:一是国家对矿业活动的管理方式仍是以计划手段为主的行政管理;二是国家着手考虑矿产资源产权的统一管理问题,并首先从立法上和管理体制上付诸实施;三是随着集体企业、个体经济和外商投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出现,市场经济开始在矿业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四是矿产资源产权管理的法制建设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 过渡时期后期(1986-1996年),矿产资源产权管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加强了矿产资源产权的集中统一管理,初步建立了矿产资源产权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以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颁布和实施为起点,与之相配套的众多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相继出台,这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产权管理开始走上法制轨道。 二是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领域的改革开放,1994年,国务院决定对采矿权人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从而结束了我国无偿开采矿产资源的历史。三是加强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促进了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四是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和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开始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第三阶段,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矿产资源产权管理(1997年以后)。 这个时期,矿产资源产权管理,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转变,一是初步建立了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矿产资源管理法律制度和矿业权市场规则。以1996年修改颁布的新的《矿法》为标志,国务院相继颁发了与新《矿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规,矿业权制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立了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和依法转让的法律制度, 调整了开采矿产资源审批、登记、颁发许可证的权限;确立了探矿权人优先取得勘查区内采矿权的法律制度,强化了探矿权、采矿权的排他性,有效地保障了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这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产权管理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是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调整,确立了矿产资源产权集中统一管理的构架。 1998年,在原地矿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的基础上组建了国土资源部,原全国矿产资源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以及相关产业部门和单位行使的矿产资源行政管理职能统归划入国土资源部,随后各省(区、市)和市(地)、市(县)相继组建了国土资源管理机构。三是矿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1998年机构改革后,矿业领域初步实现了政企(事)分开,政府不再直接组织和干预矿业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大国有石油公司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上下游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主体,原矿产资源产业部门隶属的企(事)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yu.ppt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上课用).ppt
-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上课.ppt
-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上课用.ppt
- 知名培训机构语文六年级下学期期末预测卷(四).doc
- 矛盾法则与生活智慧PPT.ppt
- 知恩图报是成功的天梯.doc
-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听课课件).ppt
-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课堂用).ppt
- 省工型重防腐涂料及高压水喷砂.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