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_孙振民
* 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什么? * 这一切让苏联的经济发展失去活力,逐渐僵化。斯大林的后继者虽多次试图打破这种模式但终未成功,僵化的模式让苏联止步于世界舞台。 *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老大哥,苏联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严格说来,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最终都没有摆脱苏联模式和斯大林体制的巢臼。 斯大林体制: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是俄国及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历史纵横』 “特定的历史条件”是指什么历史环境 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还有斯大林个人的因素 1.背景: 材料1: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张伯伦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思考:斯大林体制确立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确立时间:20世纪30年代中期) 国外:帝国主义国家包围,封锁,威胁苏联 国内: ②斯大林个人因素。(追求形式—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速度) ①工业化程度低,国防力量薄弱; 材料2: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 —斯大林 材料3:帝国主义就是战争,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 思考:斯大林体制确立的国内背景是什么? 2.过程(措施和途径): (1)工业化;(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2)农业集体化; (3)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确立时间:20世纪30年代中期) 形 成 钢铁工人们生产钢铁 在集体农庄务农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宣传画) 海报:《完成五年计划》(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为宣传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而绘制) 农业集体化 工业化 五年计划 单一公有制、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管理、高度集中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材料二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果,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危机。”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三 毛泽东在评论苏联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请思考:苏联的工业化是如何进行的? 牺牲农业,轻视轻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 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让它见鬼去)。列宁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认真而长期的。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永久的。 ——斯大林:《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 》 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笑容的背后会是什么呢? ⒈强制加入,违背自愿原则; ⒉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⒊挫伤农民积极性,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 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笑容的背后会是什么呢? 3、主要表现: 1、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2、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调节手段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管理手段: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否定价值规律 忽视民主 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僵化指令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确立时间:20世纪30年代中期) 材料一 :苏联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 4.评价: 第聂伯河上的水力发电站 (始建于1932年,是当时欧洲最大的水电站)?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第一个五年计划,即1928—1932年重工业增长241%,第二个五年计划,即1933—1937年重工业增长140%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第三个五年计划头两年计划的实施,在苏联已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基本实现工业化,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材料二: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 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斯大林体制的积极影响。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确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