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背景下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PDFVIP

校企联合背景下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企联合背景下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PDF

校企联合背景下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过程控制挑战赛 汪雪琴 张贝克 孙洪程 马 昕 (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29) 摘 要:校方提供高科技含量的被控对象和实验室、企业提供最先进的控制器和高级工程指导人员、学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各种智能算法进行项目实施,这种校企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以举办全国性大赛 为平台,深化工程能力培养内涵,为探索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工程素养及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在 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关键词:校企联合;工程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Grope and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Engineering and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Union of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WANG Xue-qin, ZHANG Bei-ke ,SUN Hong-cheng ,MA Xi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 Combining high-tech simulation lab in unversity with cut-edge automatic products and related engineering experience from industry, college students can freely practise any intelligent control algoritm in virual environment under teacher’s guidance. A national competition which is lauched by union of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is aimed to cultivate engineering mind and skill for college students. It open a brand new way to improve colledge students’ engineer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nd offer a good example for the revolution in college practice education. Key words :Union of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novation CLC number:G642 Document code :A 1 引 言 实践经验与能力;学校缺乏创新教育环境,对学 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那么在新 21 世纪是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知 时期下,如何缩小企业需求的人才和学校培养的 识创新及其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 学生之间的差距,如何提高广大教师因材施教的 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和竞争力的基础。 指导力度,如何找到一条既能提高大学生的动手 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目前却存在许多困境,例如 能力和工程素养,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理论与生产实际 新能力,校企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仿 相脱节,与企业联系不紧密;教师本身缺乏工程 真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为解决这些难题开辟了新的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