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受害人故意伪证的国家赔偿豁免_基于司法实务的考察
受害人故意伪证的国家赔偿豁免
———基于司法实务的考察
沈 岿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法学博士 北京 100084)
摘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 17 条第 1 款因受害人故意伪证所致的损害国家免于赔偿
责任的规定 ,我国司法实务业已发展出对其进行解释的框架和理论 。该条款的适用 ,可理解为应符合四个
( ) ( ) ( )
构成要件 : 1 受害人提供自证其罪的伪证 ; 2 受害人“故意”伪证 ; 3 伪证足以使司法机关认定其符合被
羁押或被判刑的条件 ; (4) 故意伪证的国家赔偿豁免主要限于人身损害 。在各要件之下 ,伪证的意义 、故意
的具体认定 、伪证与损害的充分因果关系以及国家豁免的范围等问题 , 皆须立足于实务进行考量 。
关键词 : 国家赔偿法 故意伪证 国家赔偿 豁免 受害人
一 、引言
(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第 17 条第 1 款之规定 ,“因公民自己故
意作虚伪供述 ,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 国家不承担刑事赔偿责任 。立法者之
所以作如此规定 ,是因为此种情况下损害的发生完全是因被害人自己的过错而引起 。
申言之 ,立法者的意图和逻辑如下 。依《国家赔偿法》第 15 条第 1 、2 、3 款的规定 ,对没有犯罪事实或
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
①
序再审改判无罪 、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 , 国家皆须予以赔偿 。此所谓“错拘 、错捕和错判之国家赔偿”。然
而 ,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遭受错误羁押或判刑的受害人有故意提供“伪证”证明自己有罪的情
②
形 。若在此情形下 ,仍然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 ,则有纵容甚或鼓励受害人通过伪证来干扰司法的嫌疑 。
因此 ,许多学者都认为 ,鉴于司法机关的错误羁押或误判系受害人故意诱导所致 ,系受害人 自身过错在其
中作祟 ,为惩戒受害人欺骗司法的行为 ,维护正常的司法秩序 ,应当排除受害人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甚
至可以假定为 :受害人明知因其伪证可能导致错误羁押或判刑后果而自愿承受之 ,意味着其已自动放弃了
③
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 。从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理论的视角观之 ,错误羁押或判刑之损害的形成原因 ,
出自受害人自己过错而非司法机关的违法或过错 ,也构成国家赔偿豁免的因果关系阻却之理由。
不过 , 由于《国家赔偿法》第 17 条第 1 款的规定较为简单 ,如同任何简洁立法所面临的任务一样 ,该条
款的实际运用自然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和解释 。《国家赔偿法》实施至今 ,在学理研究和司法实务中 ,对该条
款的意义阐释的确受到了重视 ,且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受害人故意伪证的国家赔偿豁免”
之构成要件进行分解再就每个要件的含义作细致阐明的解释方法 。只是 ,在对构成要件业已达成一些解
( )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04JJ D82000 1
·68 ·
受害人故意伪证的国家赔偿豁免 ———基于司法实务的考察
释共识的情况下 ,仍然对若干问题存在歧见 。例如 ,受害人提供的伪证是在什么意义上的“不真实”? 受害
人故意伪证是否必须以其具有明确的欺骗司法机关 、干扰司法的动机为准 ? 受害人在司法过程中曾经作
的无罪辩解或翻供 ,是否就一定意味着其无伪证之故意 ? 受害人故意伪证是否必然导致国家赔偿的豁免 ?
受害人故意伪证所致的财产损害 , 国家是否免于赔偿 ? 等等 。
本文的主旨就是要对这些尚有争议的问题发表一己之见 , 以求更多的商讨或共识 。为使下面的论述
可以层次分明地展开 ,笔者不揣浅陋 ,在此首先提出一个解释框架 。亦即 ,受害人故意伪证的国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