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2-(新版)新人教版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学思考 学生自学教材P7-P8思考: 什么是经线?经线具有什么特点(形状、指示方向、长度、关系)? 什么是经度?经度是如何划分的? 经线是如何划分半球的? 2.经线: 北极 南极 (1)经线的形状: (2)经线是否等长: 半圆形 等长 南北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纬线的线(子午线) (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 (4)所有经线的关系: 相交 【1】经线的特征: S N 西(West) 东(East) 15o 15o 60o 45o 30o 30o 45o 60o 0o 本初子午线 【2】经度的划分 75o 75o W W W W W E E E E E 90o E 90o W 经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 (W) 东经 (E) 向西度数? 向东度数? 0° 增大 增大 找一找: 在地球仪上找到下列三组经线: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1、20°E 、 160°W 2、80°E 、 100°W 3、120°E 、 60°W 。。。。。 结论: 结论:度数和为180度,东(E)西(W)经相 反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意一个经线圈都 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实战演练 与下列经线组成经线圈的对应的经线度数是多少? 30°E 104°E 180° 90°W 145°W 150°w 76°w 0° 90°E 35°E 东西半球的划分 小结——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 方向 在地球仪上,连接 南北两极并同纬线 垂直相交的线。 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半圆,两条相对 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圆圈 每一条经线长度相 等。 南北方向 就半球来说,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等长;就全球来说,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不全相等) 东西方向 小结——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度数起始点 度数 划分 代号 半球 划分 本初子午线(0°经线 ) 赤道( 0°纬线 ) 向东、向西各划180° 向南、向北各划90° 东经(E) 西经(W) 南纬(S) 北纬(N) 西经20°W、东经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把地球分为 南、北两个半球 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四课时(利用经纬网定位) 试一试——找地名 互相帮助找找看! 经度 纬度 地名 117°E 39°N 天津 123°W 49°N 151°E 32°S 你找对了吗啊? 经度 纬度 地名 117°E 39°N 天津 123°W 49°N 温哥华 151°E 32°S 悉尼 试一试——读经纬度 互相帮助找找看! 地名 经度 纬度 上海 121oE 31oN 伦敦 纽约 你读对了吗? 地名 经度 纬度 上海 121oE 31oN 伦敦 0o 51oN 纽约 74oW 40oN 小结 1.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认识了地球的形状; 2.知道了要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 地球大小; 3.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利用地球仪可以研 究很多地理问题; 4.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组成经纬网,可以在地 球仪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 * * * * * * * * * * * * * * * 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感受前人勇于 探索的精神 2.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第一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自学思考 学生自学教材P2-P5,思考: 1、从古到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些过程?对我们有何启示?思考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简单描述地球大小的相关数据。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猜想 天圆地方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逻辑推理 太 阳 月亮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环球航行验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实践证明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亲眼目睹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 是个球体。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告诉我们: 1、科学研究需要经过探索过程,从猜想到实践; 2、做任何事情要敢于克服困难、执着追求; 3、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学探索创造了有利条件。 思考、探究: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站得高看得远 月食 月食上的阴影的弧形边缘,是地球遮挡太阳的光的结果 太阳 地球 月球 地球有多大? 用了3年时间!地球有多大啊?????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数学上册-1.1-数一数教案-苏教版.doc
- 一年级数学上册-8.1-得数在5以内的加减法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
- 一年级数学上册-8.6-9加几教学设计-苏教版.doc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苏教版.doc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分与合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案-苏教版.doc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教案2-青岛版.doc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数一数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
- 量子通信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设备状态监控与2025年预研报告.docx
- 深度解析2025年儿童教育游戏化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docx
- 2025年煤炭清洁高效燃烧技术产业政策与法规解读报告.docx
- 2025年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绿色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创新应用挑战与对策报告.docx
- 2025年数字货币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报告.docx
- DB21_T 1791-2025 年降水资源评估.pdf
- DB21_T 4098-2025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管理规范.pdf
- DB2101_T 0124-2025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评估规范.pdf
- DB21_T 4114-2025 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炉粮食干燥应用技术规程.pdf
- DB21_T 4144-2025 暴雨灾害普查与风险评估区划.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