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27《短文两篇》课件-新人教版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的美。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简练、布局的匠心所在,感受文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南朝】陶弘景 作者简介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人。南朝时人。有《陶隐居集》。曾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污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山中宰相’”。 理解题目 给一个姓谢的任职中书的朋友的书信。 认识“书”这种文体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称“尺牍”或者“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然而,我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都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 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得十分完美。文学史上,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林觉民的《与妻书》等,或抒发感情或描写景物,脍炙人口,千古不朽! 补充介绍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美文美读,激发兴趣 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 朗读竞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准,读得美! 疏通文意,感知内容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记下不懂的词句。 抢答红色词语的意思: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 (季节) (消散) (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 (人间的仙境) (复,再;与,参与,指欣赏) 含英咀华,赏美景,悟情感 有人评价《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这幅山水画中都有那些景色?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置身在这青山绿水的画卷里,真让人流连忘返。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山川美景的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反复阅读课文,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从文中 句中,读出了( ) 之美,作者写出了 ”。 示例:我从文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读出了晨昏变化之美,作者写出了“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的热烈欢快的晨景,和清静幽寂的暮景。 晨昏变化之美 早晨: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傍晚: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扩展: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醉翁亭记》欧阳修 色彩搭配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扩展: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郦道元 视听结合之美 视觉:(略) 听觉:猿鸟乱鸣 扩展: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王维 动静相称之美 动态: 静态: 扩展: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中杂诗》吴均 山水相映的美 山的俊俏:高峰入云 水的明丽:清流见底 相映成趣 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你从本文中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文章开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是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而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也流露出归隐林泉的志趣。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 方面有巨大成就,与父苏 洵,弟苏辙并称为“三 苏” 。 背景资料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 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美文美读,激发兴趣 听课文录音,用心跟读,注意节奏。 朗读竞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准,读得美!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 ⒈给下列字注音。 遂 寝 藻 荇 柏 ⒉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欣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1.ppt
-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 A)课时提升作业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2.doc
-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Section A(1a—2d)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2.ppt
-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Section A(Grammar Focus—3c)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1.ppt
-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Section B(1a—1e)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1.ppt
-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Section B(1a—1e)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2.ppt
-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 B)课时提升作业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2.doc
-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Section A(1a—2d)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1.ppt
-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Section B(2a—2e)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1.ppt
-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Section A(Grammar Focus—3c)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2.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26《三峡》(第3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27《短文两篇》(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27《短文两篇》(第3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27《短文两篇》(第4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27-短文两篇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28《观潮》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27《短文两篇》(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28《观潮》(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28《观潮》(第3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28《观潮》(第4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