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doc

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历史 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4·锦州高一月考)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进入近代以后,“耕”与“织”开始分离。“耕”与“织”分离的直接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民族工业的兴起 C.洋布的大量输入 D.洋务运动的影响 解析: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答案为C项。 答案:C 2.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是指(  )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D.封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解析:自然经济的特征是“耕”与“织”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其解体应是指“耕”与“织”相分离,因此答案为D项。 答案:D 3.1867-1913年,在烟台进出口贸易结构中,豆类、黄丝、野蚕丝、屑丝、茧绸、粉丝、草帽辫、果类、花生、药材、花边、发网等15项对输出贸易影响较大;鸦片、纺织品、纺织原料、糖、纸、燃料、火柴、五金和染料等是主要进口商品。由此折射出近代中国经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重视商业发展 B.农产品商品化 C.小农经济解体 D.卷入世界市场 解析:从材料给出的贸易结构来看,在烟台出口的产品多为初级农产品及简单的手工艺品,而进口产品除了鸦片外大多是工业品,这说明中国已逐渐成为外国的工业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项只反映了整个材料的部分内容;A、C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D项完整体现了整个材料所反映的变化。 答案:D 4.阅读下面的表格。 1873年 1893年 1903年 1910年 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数值 286.6万元 2842.3万元 8949.6万元 23195.7万元 占出口货物总值的比例 约2.6% 15.6% 26.8% 39.1% 上表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A.列强加大了对中国商品输出 B.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民族工业身受多重压制 D.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873-19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数值不断增长,在出口货物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也迅速增加。由此可知,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B项。 答案:B 5.美国现代史学家芮玛丽在其著作《同治中兴》中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60年,这就是同治中兴。”“同治中兴”(  ) A.主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B.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解析:“同治中兴”是指同治帝在位期间(1862~1874年)的一个中兴阶段,其主要表现为学习西方近代技术的洋务运动的开展。“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中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的;洋务运动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而非发展,B项不准确;D项本身错误。 答案:C 6.19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茶叶出口锐减,对此《农学报》在一篇《议起闽茶》的文章中称:“印度锡兰之茶,所以能胜于中国茶者,因有近来新机、新法制造之速效也。”由此可见(  ) A.中国近代茶业欲摆脱对海外市场的依赖 B.国人对于引进先进技术的认识提高 C.印度在国际茶业贸易中居主导地位 D.洋务派开始创办近代机器大工业 解析:从材料来看,当时由于印度锡兰茶业采用新式机器和新式生产方法,在国际市场中胜过中国传统制茶业,可见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先进机器制茶技术的认识提高,觉得中国如果采用先进技术就会振兴制茶业。材料在为中国制茶业重新夺回海外市场寻找良策而不是摆脱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因此A项错;印度锡兰以及中国都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的是西方列强,C项错;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B 7.1894年,华盛纺织总厂投产之后,李鸿章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 A.保证洋务派企业在民用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B.反对在传统手工业领域发展近代机器生产 C.通过限制生产规模抵制外商企业的经济渗透 D.满足帝国主义通过在华投资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 解析:华盛纺织总厂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投产后李鸿章下令各口岸的其他企业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