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聚合物系脱挥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合物系脱挥研究进展

合 成 橡 胶 工 业 ,1998 - 05 - 15 ,21 ( 3) : 135~141 C H I N A S YN T H E T I C R U BB E R I N D U S T R Y 述 评 * 聚 合 物 系 脱 挥 研 究 进 展 谢建军 潘勤敏 潘祖仁 (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杭州 ,310027) 综述了聚合物系脱挥中脱挥表征方法 、影响因素基本规律 、脱挥基本理论和起泡脱挥动力学及脱挥 设备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指出了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聚合物 脱挥 起泡 核化 脱挥设备 述评 度和渗透深度等1 ,7 ~13 。对变温 、非均匀流场和温 度场的脱挥效果的表征方法有无因次温度脱挥效 聚合物脱挥在聚合工程中的重要性仅次于聚 合工艺配方和混合搅拌单元操作 1 ~3 。在聚合物 生产后期 , 进入工业脱挥器的聚合物系中挥发分 含量一般达 10 %~ 50 % 。而根据不同用途的要 求 , 产品的挥发分常要降至数十至数千 10 - 6 数量 级 。溶液聚合及转化率较低的本体聚合产物中 , 率法 10 。脱挥分率是工业上常采用的表征方法 , 该法未考虑平衡效应 。渗透深度是基于渗透理论 提出的表征方法 。 4 挥发分含 量 大 , 其 脱 挥 过 程 通 常 经 历 3 段 : ( 1) 闪蒸脱挥 , 脱除挥发分含量的 60 %~80 % 。 ( 2) 起泡脱挥 , 脱除挥发分含量的 10 %~20 % 。 (3) 扩散脱挥 , 使挥发分含量达到最终要求 。 聚合物脱挥体系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5 ,6 : ( 1) 粘度很高 , 且随脱挥过程的进行 , 粘度将增加 几个数量级 ; 非牛顿性 , 有些体系具有粘弹性 , 流 变行为复杂 ,需用非线性本构方程表达 。( 2) 扩散 系数小 ,且脱挥过程中会发生几个数量级的变化 ; 脱挥程度强烈地依赖于挥发分浓度 。( 3) 相平衡 关系呈高度非理想性 。因此 , 聚合物系脱挥应注 意以下几点 : ( 1) 脱挥过程往往在高温和高真空下 操作 ,因而要防止进一步聚合或降解 ,以免影响产 物性能 。( 2) 防止在高温下长时间停留 ,以免产品 变色 、降解 。( 3) 根据用户要求 , 确定残留挥发分 2 脱挥过程影响规律性研究 脱挥影响规律性研究有两种方法 : 工业装置 中的现场研究和实验装置中的小试研究 。M ei st e r 等 14 在工业装置中对聚苯乙烯闪蒸脱挥塔进行 过现场研究 , 他们得到的残留挥发分含量的数据 表明 : ( 1) 结???偏离了由低残留挥发分含量条件 下 多 组 分 的 Flo r y - H u g gi n s 方 程 确 定 的 平 衡 态 ,其脱挥程度与真空度无关 ,而取决于挥发分的 相对分子质量 。扩散控制是偏离平衡态的主要原 因 。( 2) 聚合产物的粘度对挥发分含量影响很小 , 仅对气泡的界面积稍有影响 , 界面积与真空度无 关 。( 3) 传质速率随真空度增加而增大 ,且与组分 性质和含量及脱挥设备设计有关 。( 4) 脱挥过程 可用传质控制机理来描述 , 其脱挥程度与挥发分 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切相关 。 实验装置中脱挥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包 括脱挥温度和真空度 、脱挥时间 、进料浓度和进料 流量 、脱挥设备结构参数等 。其主要研究结论如 下 :根据挥发分含量和聚合物的相态 ,聚合物系脱 挥可分为起泡脱挥和扩散脱挥 ; 前者常发生于挥 含量指标 。对聚合物系脱挥研究 , B ie se n be r ge r 等1 ,7 已进行了系统论述 。本文主要就近 10 多年 来的研究工作进行述评 。 1 脱挥过程的表征 脱挥效果是评价脱挥过程首先必须解决的问 题 。对恒温 、均匀流场和温度场的脱挥效果通常 的表征方法有 : 重量脱挥效率 、摩尔脱挥效率 、脱 挥分率 、容积传质系数 、传质单元数 、传质单元高 收稿日期 1997 - 03 - 31 ; 修改稿收到日期 1997 - 12 - 03 。 作者简介 :谢建军 ,男 ,33 岁 ,博士后 ,副教授 。现通讯地址 :中 国纺织大学环境系 ,上海 ,200051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委基金资助项目 。 发分含量较高时 ,后者则反之 ,一般两个过程相继 进行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起泡脱挥显著地受聚 合物系的粘弹性及其过饱和度影响 , 脱挥借助于 气泡的形成 (核化) 、生长 、运动 、形变 、聚集与合 并 、破裂等过程不断实现 ,是非均相 (气液两相) 过 程 ;脱挥效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