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荥经茶叶调研
荥经县茶产业的思考
荥经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倪林
荥经气温低,雨雾多,水土适宜,为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荥经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尤以边茶著名西南。在茶马古道时期的荥经盛产“边茶”而且品质好,被称为“南路边茶”。其中,以姜家所生产的“仁真杜吉”品牌茶叶在当时最有名气,曾是西藏高僧贵族乃至达赖、班禅的主要饮品。荥经茶叶资源丰富,主产区分布在三合、新庙、新建、民建、龙苍沟、安靖、宝峰、五宪、烈太等乡。塔子山是荥经茶叶生产基地,拥有高山优质茶园*亩。近年来,荥经县委、县政府实施三个万亩基地建设,将茶叶作为调整荥经县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来抓。截至2010年底,全县共有茶园2.3万亩,年产量达142.6万公斤,涉茶总产值超过2709万元,从业人员超过2人次,茶产业已成为部分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为加快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特色产业升级与向更高标准发展,通过点面调查、实地查看等多种形式,对荥经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作了调研,并对今后全县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现报告如下,谨供领导和同志们参阅。
一、荥经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适宜种植茶叶,并可供种植茶叶的土地面积达9万亩,目前全县共有茶园面积仅占25%。土地用于种茶的利用率低,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荥经县茶叶生产虽有较长历史,却鲜为外人知道,销售量较少。近年来,虽出现了个别生产加工大户,且建造了厂房,引进了加工设备进行机械加工,
但仍然存在规模小,加工工艺不科学,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加工受到限制,产值低下。特别是荥经的有机茶、高山茶,由于海拔较高,分布较为分散,再加上交通等基础设施不便,造成采收不便,产出量较小。近几年,我县为了便于有机茶、高山茶的采摘,也为了提高荥经茶的品质,成片成规模栽培,但是茶园面积还是较小,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且加工粗放,许多产品无包装,商品性差,制约了我县有机茶、高山茶进一步的发展。
表1.2005年至2010年茶叶产量与农民人均收入表(数据来源:荥经年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多次召开茶产业工作相关会议,研究全县茶产业发展方向,制定茶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茶叶生产、科研、宣传的扶持力度,建立成规模的茶叶交易平台,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同时,积极培育、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塔山茶厂被评为市级龙头企业,其产品成功申报有机食品。在塔山茶厂带动下,全县茶产业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良好发展模式。
表2.2005年至2010年塔山茶厂茶叶产量与销量表
2
二、我县发展茶产业优劣势分析
近年来,我县茶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茶产业链正不断延伸,发展结构日趋合理,后发优势逐步显现。不过,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近5年来荥经县农民人均收入持续增加,但是茶园面积偏少、茶叶产量偏低、茶叶产值不高。特别是从2007年以来,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下降,农民人均收入却在逐年攀升,充分说明了目前我县茶产业对农户增收作用还不够明显,与其他区县的差距非常明显。从表2可以看出,作为我县茶产业龙头企业的塔山茶厂最高年产量仅40吨,销售收入仅305万,每吨平均收益7.6万元。塔山茶厂因为原料、自身工艺等原因,每年生产的名优茶数量不足,是导致其收益偏低的原因之一。
对比周边茶产业发达区县,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的不足。以名山县为例,2010年底名山县茶叶规模基地已发展到30万亩,农民人均茶园面积1.1亩,全县20个乡镇面积上万亩的达14个,真正形成了“一县一业”。2010年,茶叶总产量3.98万吨,仅鲜叶销售产值就超过9.6亿元,茶产业一项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524元(数据来源:名山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和悉心培育,茶叶产业已成为名山县域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茶树成为名山农户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与名山县相比,我县茶产业发展既有比较优势,但又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我们必须正视问题,更新理念,因势利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把我县茶产业做大做强。
3
(一)我县茶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是自然生态条件优越。荥经县主要茶产区海拔在
900-1300米左右,年均温度在14°C以上,年降雨量1253毫米之间,土壤呈酸性反应,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高山茶生产的最适宜区之一,而且茶区污染和病虫害都很少,是生产无公害茶叶较为理想的地区,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发展空间大。从发展潜力看,前文已经介绍,目前全县茶园面积仅占可种植茶叶土地面积的25%。,可开发资源潜力较大。
二是区位优势独特。我县茶叶主产区产茶历史悠久,雅攀高速、国道108线交通枢纽交汇,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充足,这些都为茶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是茶叶内在品质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