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道指南读书报告.pptx
气 道 管 理 相 关 指 南
读书报告
中心ICU2 沈芸
目录
1.概述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保持患者气道的通畅
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进行机械通气
1.概述
人
工
气
道
的
建
立
2016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2.人工气道的种类
人工气道
的种类
气管内插管
(经口、经鼻)
环甲膜穿刺置管
简易人工气道:
口、鼻咽通气管
气管切开置管
2.人工气道的种类
3.人工气道管理
人工气道管理
2016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3.人工气道管理-定期评估
定期
评估
确保妥善固定
确保气道通畅
观察有无狭窄
评估耐受程度
予以镇痛镇静
2016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3.人工气道管理-气道吸引
按时
按需
VS
√
2014成人气道的分泌物吸引专家共识(草案)
3.人工气道管理-气道吸引
2014成人气道的分泌物吸引专家共识(草案)
按需吸痰
有明显的痰鸣音或可从人工气道观察到有痰液冒出
血氧饱和度出现恶化或动脉血气中的血氧分压下降
呼吸机波形,在压力~时间或流速~时间曲线中,吸气相和呼吸相出现锯齿形波形,排除管路积水
病患出现误吸
不能产生有效的咳嗽将痰液排出
呼吸机上,容控出现气道峰压明显增高;在压控出现潮气量明显减少
3.人工气道管理-气道吸引
2014成人气道的分泌物吸引专家共识(草案)
吸痰方式
封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封闭式吸痰指征:
呼气末正压≥10cmH2O
平均气道压≥20cmH2O
吸气时间≥1.5秒
吸氧浓度≥60%
患者吸痰≥6次/d
断开呼吸机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开放式吸痰导致SaO2明显下降
气道传染性疾病
无需每日更换,使用后及时冲洗,最长7d更换
(D级推荐)
封闭式吸痰可降低肺塌陷和低氧的程度,降低吸痰所致心率失常的发生(A级推荐)
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对VAP的发生率无影响(A级推荐)
3.人工气道管理-气道吸引
成人和儿童使用的吸痰管直径要<人工气道导管内径的50%,婴儿则要<70%
(D级推荐)
成人吸引压力
-80~120
mmHg,
痰液粘稠者可适当增加负压
(C级推荐)
2014成人气道的分泌物吸引专家共识(草案)
3.人工气道管理-气道吸引
2014成人气道的分泌物吸引专家共识(草案)
吸痰前后应常规给予纯氧吸入30~60秒(C级推荐)
吸痰时,吸引时间控制在15秒以内(D级推荐)
3.人工气道管理-气道吸引
操作过程中要监测生命体征的改变,如有较大波动应停止
充分镇静、镇痛,吸痰时要避免对血压和颅内压的影响
2016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3.人工气道管理-温化、湿化
3.人工气道管理-温化、湿化
气道湿化不足:
气道分泌物黏稠
纤毛运动障碍
分泌物排出减慢,淤滞于气道,细菌繁殖,加重感染
3.人工气道管理-温化、湿化
美国呼吸治疗协会临床实践指南——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时的气道湿化:2012
2012AARC气道湿化指南:
有创通气患者均应进行气道湿化(1A)
3.人工气道管理-温化、湿化
美国呼吸治疗协会临床实践指南——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时的气道湿化:2012
湿化方式
3.人工气道管理-温化、湿化
美国呼吸治疗协会临床实践指南——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时的气道湿化:2012
主动
湿化
有创通气患者进行主动湿化时,建议湿度水平在33~44mg H2O/L之间,Y型接头处气体温度在34~41℃之间,相对湿度达100%(2B)
3.人工气道管理-温化、湿化
美国呼吸治疗协会临床实践指南——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时的气道湿化:2012
HME
禁忌
明显血性痰液,痰液黏稠且痰量过多
呼出潮气量低于吸入潮气量70%
对于小潮气量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
体温低于32℃的患者
自主分钟通气量过高(>10L/min)
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
3.人工气道管理-气囊管理
人工气道气囊的基本作用是保持声门以下气道的封闭,从而保证正压通气的有效完成,防止漏气和误吸
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气囊上滞留物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人的重要来源[1]。因此,管理好气囊是降低VAP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1]柏宏坚,何礼贤,瞿介明等.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影响[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8:472-474
3.人工气道管理-气囊管理
2014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草案)中指出: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cmH20[2]
[2]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年11月第37卷第11期
推荐意见2:不能采用根据经验判定充气的指处罚给予气囊充气(推荐级别:C级)
推荐意见4:不宜常规采用最小闭合技术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国第七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跳圆舞曲小猫.pdf VIP
- 复合材料力学(全套课件).ppt VIP
- 社会支持评定量SSRS.pptx VIP
- 不良资产处置培训.pptx VIP
- 项目风险评估报告模板范例(标准版).docx
- 13-肿瘤基因组学.pptx VIP
- (正式版)D-L∕ T 646-2012 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docx VIP
- 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四册Unit4 Everyday economics Using language 课件(共20张PPT).pptx VIP
- SL 72-2013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doc VIP
- JISB1181_螺母.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