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目录集.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目录集

《文学目录学》试题集 填空题: 1、古典文献目录学起源于古代的书志学,又称校雠学、目录学、古典文献学等,亦或径称“国学”。 2、古典文献目录学主要是指有关古典文献的目录、版本、校勘、典藏、注释、辑佚等方面的学问。主干知识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等部分。 3、所谓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 (或篇名)及其叙录,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文献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 4、所谓版本,是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 5、校勘,是指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地恢复或接近文献的原来面目。 6、文献产生的最主要的条件是文字应用的成熟。 7、殷墟甲骨文是商王室占卜的记录以及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因此又称为“甲骨卜辞”。 8、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首先收藏了一批,后为刘鹗所得,编为《铁云藏龟》,这是第一部甲骨文资料集。 9、金文指铸刻在青铜器(铜锡铅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熔铸)上的文字。金文所铸刻的器物以钟、鼎居多,所以金文又称之为“钟鼎文”。 10、现存有铭文的青铜器共一万多件,铭文最长的是“毛公鼎”,有497字,内容为追述西周开国君臣的事迹,确定毛公的权限以及对毛公的赏赐等。 11、石文是镌刻在石头上的古文字,古代和金文一起被称为“金石学”。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石鼓文”,刻在10块鼓形石上,每块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是歌咏贵族畋猎游乐生活,故也称为“猎碣”。字体为大篆。 12、东汉末熹平四年(175年),皇帝命蔡邕校正经文后用古文、篆、隶三体书写,将《五经》镌刻在石碑上,作为标准读本,立于洛阳太学门外,儒生校正经书文字。这部石经叫“熹平石经”。 13、在纸张发明之前,大量的文献是以竹木和缣帛等轻便材料为载体的,所谓“书于竹帛”(《墨子》),古代把书写的狭长竹片称作“简”,把木版称作“牍”,合称简牍。 14、帛书书写时,一般以朱砂、墨漆画行,即所谓“朱丝栏”“乌丝栏”。 15、至少在西汉中期已经出现了植物纸。 16、纸质书前期是写本,隋唐开始出现刻本,宋代以后基本上是刻本。 中国的雕版印刷至迟出现于隋代。 17、纸质书的形式大致有卷轴装(卷子)、旋风装(龙鳞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现在常见的线装。 18、中国用线装订书,大约出现于唐末五代时期,盛行于明代中期以后。 19、文字必须和语言配合使用,文字必须有系统性、社会性,文字必须有相对固定的形体和相对稳定的读音,其意义的延伸和变化必须有一定的联系。没有语言配合的的文字只能说是一种字符,不能广泛使用的文字只能说是一种密码。 20、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音义文字。 21、汉代文字学家许慎第一次解释了汉字构成的“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22、汉字的形成过程大约是:图画--刻划符号--早期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楷书(正体,又从繁体—简体) 23、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朱书文字(距今4000年左右),河南汝州洪山庙遗址发现墨书文字(距今3500年左右),这两个遗址的文字和甲骨文十分相似,可以认为是汉字的早期状态。 24、先秦时期文献整理的杰出代表是孔子。 25、西汉今文经学的重要代表是董仲舒,古文经学的重要代表是孔安国。 26、魏晋玄学盛于学界,何晏、王弼执其牛耳,王弼尤为杰出。 27、唐太宗为统一经学,乃诏颜师古考定五经原文、孔颖达注释经义。 28、陆德明《经典释文》博征异说,考镜源流,序次群经,音义齐备。 29、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著《史通》,其中《疑古》《惑经》考辨伪书甚力,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致力于考辨诸子,开辨伪之先河。 30、南宋弃义理而重学问的学者是郑樵,其《通志》二百卷,乃收集群书而成,博洽该闻,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其中的《校雠略》、《艺文略》是文献目录学的重要文献,除前人提出的有关问题外,郑樵还考虑了书籍的存佚、类例以及典藏的问题。 31、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为巨著,其中的《经籍考》为辑录体,保存了许多资料。 32、明成祖令解缙等编纂《永乐大典》,2万多卷,3亿7千万多字,是历史上最大的类书。和以前编纂类书不同的是,《永乐大典》辑入原著一般进行割裂,而是整段、整篇甚至整部抄入,因而保存了大量文献。 33、胡应麟《四部正讹》是辨伪学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识。 34、清初顾炎武、黄宗羲,首倡经世致用,遂立清代学术之基。 35、乾嘉学派文字学有“说文四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6、康熙时编撰的《康熙字典》在古代字书中收字最多,《渊鉴类函》在类书中著录材料最完备,《佩文韵府》是官定的标准韵书。除此之外,康熙时还编撰了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