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地区早春冷棚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docVIP

锦州地区早春冷棚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锦州地区早春冷棚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锦州地区早春冷棚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从种薯选择与处理、定植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设施冷棚早春高效栽培技术,以为锦州地区马铃薯高效栽培提供指导。   关键词马铃薯;设施冷棚;早春;栽培技术;辽宁锦州      锦州市太和区英屯村早春利用冷棚栽培优质马铃薯“早大白”,可比露地提早1个月上市,薯块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均优于露地栽培。田间调查结果显示:该品种具有结薯集中、薯块大、早熟高产、品质优、食味好等特点[1]。由于实施冷棚栽培,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比普通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早上市30 d,增产1 000 kg/hm2,比市场价高0.5元/kg,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1种薯选择与处理   1.1选用脱毒种薯   马铃薯早春冷棚栽培宜选用早熟丰产、抗病性强、商品性优良的品种脱毒“早大白”,选择表面光滑﹑大小适中﹑无病斑﹑无虫的薯块作种薯[2]。   1.2种薯处理   选择晴天中午进行晒种,连续3~5 d。要求切块重量不低于20~25 g,每块须带1~2个芽眼,薯块切好后,切块伤口立即拌草木灰或用多菌灵液杀菌。   1.3药剂处理   将切好的薯块放入0.01%硼酸﹑多菌灵500倍液和0.5 mg/kg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10 min后捞出沥水阴干,然后在温暖通风处晾干以备催芽。   1.4种薯催芽   芽床适宜温度为15~20 ℃,苗床土最好用高锰酸钾或农用链霉素溶液消毒杀菌,床土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散碎为宜。当萌芽露出约0.5 cm时见光3~5 d,让幼芽绿化健壮。   2定植前准备   2.1种植地块选择   马铃薯忌重茬和与茄科轮作。选择地势高燥、土地平整、土壤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地,并且土壤透气性好、排灌方便,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   2.2冷棚的建设   冷棚设计规格长100 m、宽12 m、高2 m。外层膜由6幅聚丙烯塑料膜覆盖,地膜选用宽100 m、厚0.008 m的黑色膜。定植前20d密闭大棚膜,扣好地膜烤畦增温,准备定植。   2.3精细整地   马铃薯是地下茎作物,要深耕30~35cm。加强土壤熟化,进一步改善土壤通气性,调节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利于薯块膨大。整平土地,为马铃薯高产栽培打好基础。   2.4测土配方施肥   种植前根据土壤养分化验结果和品种的需肥特点,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以重施底肥为主。结合整地,施腐熟有机肥60~75 t/hm2。   3定植   当气温稳定通过3℃以上、10 cm地温稳定在0 ℃以上时即可播种,要选择无大风、无寒流的晴天栽种。栽种规格实行双行单垄种植,垄距80 cm,每垄种2行,行距20 cm左右,株距25~30 cm,定植82 500~90 000株/hm2。定植开沟,沟深20 cm、宽20 cm,浇水造墒,待水渗干后,按株距20 cm放入薯块,放薯块的方式为三角形。施硫酸钾复合肥750 kg/hm2、饼肥或马铃薯专用有机肥3 000 kg/hm2。化肥施在薯块空间里,不能接触到薯块,然后盖土起垄,垄顶至薯块土层厚15~18 cm,用钉耙耙平,然后喷施除草剂,最后盖地膜即可。    4田间管理   4.1及时引苗   引苗是田间管理的关键环节,引苗有2种做法[3]:一是压土引苗。当薯芽在土中长至5~6 cm时,从床沟中取土,覆在播种沟上5~6 cm厚,轻拍形成顺垄土梗,靠薯苗顶力破膜出苗,这样可减少膜面烧苗造成缺苗现象。二是破膜引苗。当幼苗拱土时,及时用小铲或利器,在对准幼苗的地方,将膜割一个“T”字形口子,把苗引出膜外后,用湿土封住膜孔。而先覆膜后播种的,播种时封的土易形成硬盖,如不破开土壳,苗不易顶出,因此要破土引苗。如果苗子没有对准膜孔,在幼苗出土时也必须破膜引苗。   4.2温光调节   气温达到20 ℃以上时,每天上午9∶00打开棚两端通风,将棚温控制在白天22~28 ℃,夜间12~14 ℃。视气温由半揭棚膜到全揭棚膜,由白天揭晚上盖到撤棚以防伤苗。生育期要经常擦拭棚上的灰尘,振落棚膜上的水滴,以保持最大采光量。   4.3肥水管理   马铃薯整个生育期一般要浇水2次,浇水时要严格掌握水的质量,出苗后20 d进行第1次浇水助长。应浇小水,浇水量不能漫过垄顶,确保土壤的通透性。每隔20 d,用2%草木灰过滤液或0.3%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促进薯块膨大。现蕾后要及时摘除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薯块膨大期浇第2次水,这时期要求水量大,土壤水分不足会造成减产。马铃薯生长后期若土壤湿度过大,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经济效益,因此要控制浇水。   4.4病虫害防治   4.4.1地下害虫。地下害虫在播种前或播种时用杀虫剂处理土壤。   4.4.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