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蔓绿绒组织培养及移栽上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苹果蔓绿绒组织培养及移栽上盆

青苹果蔓绿绒组织培养及移栽上盆  青苹果蔓绿绒(Philoendron scandens Subsp)是多年生蔓性观叶植物,叶片大、质地厚而晶莹浓绿[1]。因其清雅飘逸,株形美观大方而深受人们喜爱。生产上用侧芽茎段扦插繁殖率太低,且浪费种源,为此,对青苹果蔓绿绒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以提高其成活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花卉市场上购买的健壮盆栽,株高1.2 m。购入后放在水帘大棚内,待连续晴天时,截取约3 cm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  1.2 试验方法  1.2.1 外植体预处理  选用健壮盆栽植株,切取带腋芽芽茎段,切除叶片及叶柄。将取得的茎段分为两组,每组80个茎段。A组切取约3 cm带腋芽茎段,自来水冲洗30 min,再用洗洁精浸洗2遍,自来水冲洗干净。B组切取6~8cm带腋芽茎段,放在3%链霉素+MS溶液中30 d,每7 d换一次溶液,30 d后取出,再将茎段切成约3 cm长,冲洗30 min,再用洗洁精浸洗2遍,自来水冲洗干净。  1.2.2 无菌系的建立  A、B两组预处理后,转到超净工作台,无菌水冲洗3次,75%酒精浸洗60 s,无菌水冲洗3次,切去茎段两端褐化的切面。之后放入0.2%汞溶液中(加2~3滴吐温-20)消毒20~30 min,无菌水冲洗6~7次。切取1~2 cm带腋芽的茎段,放入启动培养基中,启动培养基为MS培养基,NAA浓度不变,6-BA分为4个浓度阶梯,每个浓度阶梯接种20个茎段,50 d后观察腋芽萌动情况。待腋芽生长点萌发,分化出不定芽后,转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扩繁,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NAA浓度不变,6-BA浓度分为3个浓度阶梯,每个阶梯接种30瓶,40 d观察丛芽生长情况。将较大的苗转到生根培养基中壮苗生根,30 d后可将带1~3条根的健壮苗进行移栽。  1.2.3 培养条件  培养室温度(26plusmn;2) ℃,光照强度1 000~2 000 lx,每天光照12 h。  启动培养基:MS+6-BA 2.0~5.0mg/L +NAA0.2mg/L;增殖培养基:MS+6-BA 0.5~1.0mg/L+NAA0.01mg/L;壮苗和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L+NAA0.2mg/L+蔗糖20g/L+活性炭2g/L。  以上启动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中均添加3%白砂糖和0.58%卡拉胶,pH为5.8,壮苗生根培养基中添加2%白砂糖和0.68%卡拉胶,pH为5.8。  1.2.4 试管苗壮苗培养与移栽上盆  将生根瓶苗移出玻璃瓶,用清水洗净附着的培养基,在 1 000倍多菌灵溶液中浸泡1 min,然后移栽至泥炭土和珍珠岩(5∶l)的混合基质中,用遮阴棚覆盖,光照保持在5 000 lx以下,30 d后光照逐渐增强,保持在8 000 lx以下。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温度为20~25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预处理对无菌系建立的影响  根据两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探索预处理措施对降低污染率的作用。由表1可知,B组的污染率比A组低,青苹果蔓绿绒的内生菌污染比较严重,用3%链霉素的MS溶液处理30 d的茎段,污染率有所降低,3%链霉素的MS溶液对内生菌起到抑制的作用。  2.2 启动培养基的筛选  根据茎段在启动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筛选出最佳细胞分裂素浓度水平。由表2可知,培养50 d后,6-BA浓度为2.0 mg/L时,腋芽萌发率最低,为12%,6-BA浓度为5.0 mg/L时,腋芽萌发率最高,为52%。腋芽萌发率在6-BA浓度为2.0~5.0 mg/L的范围内,随6-BA浓度增大而增大。  2.3 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根据丛生芽在增殖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筛选出最有利丛生芽生长的细胞分裂素浓度水平。由表3可知,6-BA浓度在0.3~1.0 mg/L的范围内,随浓度增大,丛生芽越多,小苗叶片越小,叶片颜色越浅,愈伤团块越大,愈伤团块玻璃化趋势越明显,当6-BA浓度为0.3 mg/L时,丛生芽小苗生长状况最健壮;当-BA浓度为1.0mg/L时,丛生芽小苗弱小,愈伤团块生长迅速,有玻璃化趋势。  2.4 试管苗壮苗培养与移栽上盆  将生长健壮的小苗接种在1/2MS+IBA0.5mg/L+NAA0.2 mg/L+蔗糖20 g/L+活性炭2 g/L的培养基中,30 d后可长出新根,生根率为92%。将生根瓶苗移出玻璃瓶,用清水洗净附着的培养基,在1 000倍多菌灵溶液中浸泡1 min,然后移栽至泥炭土和珍珠岩(5∶l)的混合基质中,用遮阴棚覆盖,光照保持在5 000 lx以下,30 d后光照逐渐增强,保持在8000 lx以下。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温度为20~25℃,成活率可达95%以上。  3 结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