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第一单元简答题(修改后).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册第一单元简答题(修改后)

沁园春 1.梳理结构,完成下表: 《沁园春.长沙》 上阙 下阙 主要内容 主要写景,写眼前之景,突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精神,自然地提出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主要抒情。通过追忆往事,表现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远大抱负。 内在联系 上阕为景,下阕为情,借景抒情,景情合一。 主 旨 见阅读提示 归纳: 这首词的思路: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眼前之景到追忆往昔的战斗岁月,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谁主沉浮”这一句是构思的枢纽,转变的关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重点知识梳理 (1)本词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交代了哪些信息? 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上阙“看万山红遍”中的“看”字,总领几句?写了哪些景物?这几句中哪些词运用的生动传神? 明确:1)看”领起:“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几句。 2)看”领起部分描写的具体景物有 :山、林、江、舸、鹰、鱼、霜天 3)运用生动的词语有: 首先,看到的是山色:“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表示多。这里的群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以及附近的许多山峰。“红遍”二字,既写出色彩艳丽,境界开阔,又与“寒秋”二字呼应起来。“层林尽染”四字,点明经过多次霜打,所有的树林都变(“染”)成红色。“染”字,化静为动,增强词的生动性。 其次,看到的是江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江”,指湘江。湘江即使到了深秋,水势仍然很盛,用一个“漫”(满)字来写它,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湘江水质好,到了深秋更加清净。“碧透”二字如实地描绘了湘江之水澄碧、清澈见底的特征。“碧”,与上文“遍”为互文,都是副词,含有“极”的意思。如果说“漫江碧透”是静景,那么“百舸争流”便是动景。百舸:船很多。争流:争着行驶。一个“争”字,把湘江上千帆竞发的壮观场面写了出来。 又次,抬头,看到天空:“鹰击长空”;俯首,看到水底:“鱼翔浅底”。长空:广阔的天空。一个“击”字,把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的情景写活了。浅底:水清能见到河底,故显得浅。翔,一般用于指称鸟的动作,这里借用它来描绘鱼在水中游动的动作,活画出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活泼地游动的神态,非常生动,这天上、水中两幅画都是所谓动景。前者属于远景,后者为近景,远近结合,相映成趣。 “万类霜天竞自由”句,则是对以上山、树、水、船、鹰、鱼等事物精神风貌的概括。万类:万物。霜天:习惯指秋天。这句话意思是说,世界万物,在寒秋严霜下仍然蓬蓬勃勃,奋发自强。这句诗暗喻了当时的大好革命形势。诗是靠形象思维表达思想感情的,一般都不直说。 归纳:这七句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秋色图。 3.上阙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明确: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描绘。从远到近,从仰视到俯视,从静景到动景。它巧妙地做到远近结合,动静相宜。 4.这七句全是写景,为下阕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从写景到抒情,思考上阙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哪几句? 明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提示:怅:不如意。这里含有慨叹的意思。寥廓:指宇宙的辽阔无边。“怅”字准确地描述了诗人当时特定的心态。面对广阔无垠,一派生机蓬勃的大千世界,诗人的心里油然升起“怅”的思绪,“怅”很有表现力。) 5.“携来百侣曾游”此句中“携”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它在全词结构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携:携手。在这里是“亲切友好地”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许多青年战友一起到这里聚会、游览,抒发革命豪情,畅想美好的未来,研究对敌斗争的策略。“携”字生动地表现了革命战友亲密无间的关系,也为下面回忆往昔战斗岁月做好了铺垫。用了一个“携”字,很自然地从上阕转入下阕。 6.下阙“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忆”统领几句?这几句回忆了什么内容? 明确:总领八句。这八句,主要表现当时的时代特点,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豪情壮志。 7.“曾”“忆”两字在表达时间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 表示从上阕旧地重游的描写,开始转入到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8.“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与上阕末尾的设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 这一设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句再次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9.上阕“看万山红遍”以下各句,下句“恰同学少年”以下各句,直接抒情、叙事,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这样写使诗句连贯直下,非常有气势,为抒情、议论准备了充足的背景气氛。 10.简要说说本词是如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 明确: 诗人通过寒秋,湘江,橘子洲,万山,层林,百舸,飞鹰,游鱼,霜天等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了一副广阔万里、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图,这幅图越写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