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2013----2014学年度年下期明星学校期中文化素质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同学们注意,只交第二卷,请同学们认真答题,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命题:秦亚 审校:陈老师
第一卷(选择题 共45分)
厚基础功底。(30分,每小题3分)
下列加点字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A.解剖(pōu) 长髭(zī) 锃亮(zhèng) 风雨如磐(pán)B.匿名(nì) 鬈发(juǎn) 掠起(lüè) 目光灼灼(shuó)C.号叫(háo) 脂粉奁(lián) 蜿蜒(wān) 罄竹难书(qìng)D.尴尬() 酒肆(s) 宽恕(shù) 黯然失色(à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遨游 钥匙 枝桠 心扉 浑然一体B.赌博 蒙昧 貂皮 波澜 海誓山盟C.犀利 迁徙 繁衍 驰骋 盛气凌人D.畸形 质问 宽恕 欣慰 翻来复去
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的所有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
A、1324 B、4132 C、2413 D、3241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反问)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哪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比喻)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拟人)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排比)
9、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明初文学家)B.《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代文学家)
C.《与朱元思书》——《吴均文选》——吴均(南朝梁文学家)D.《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文学家)
下列对文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海燕》原题为“海燕之歌”,作者是俄国的高尔基,本文主要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B.《再塑生命》节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沙利文老师帮助海伦认识了水、自然、爱等事物。
C.《马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朝著名作家韩愈,文章借千里马不能被发现和重用,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和愤懑。
D.《我的母亲》中母亲是一位严师、慈母,母亲以她的“言传”、“身教”使“我”在走上社会后获得一定的成功。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人登高远望,似乎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有表现了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5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