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氏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ET-NO-CRP影响.docVIP

养心氏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ET-NO-CRP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心氏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ET-NO-CRP影响

养心氏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ET\NO\CRP影响摘要:目的 观察养心氏对气虚血瘀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养心氏片,每次4片,每日3次;对照组38例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每次1片,每日3次。服药前后记录ET、NO、CRP、心绞痛症状及全身症状改善情况。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ET、NO、CRP均明显改善(P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范畴。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相互维系,达到“阴平阳秘”,即脏腑调和,阴阳平衡。冠心病病位在心,致病因素与心、脾、肾亏虚,心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痰瘀内生,阻滞心脉,脉络不通有关,总属气血失调,阳虚阴乘所致。养心氏是由黄芪、人参、葛根、淫羊藿、延胡索(炙)、山楂、地黄、当归、黄连、炙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扶正固本,益气活血,行脉止痛等功效。养心氏片中之黄芪、人参补气疗虚损,更取其补气行血、气行血行之效;肾为一身阳气之根本,淫羊藿益肾壮阳祛寒湿,且此药不甚燥烈;当归、丹参有活血作用;当归与黄芪合用则补气养血,使气血相生;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甘草益气复脉,治疗气虚血少、心悸自汗、脉结代等症。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当归、丹参、延胡索、山楂、淫羊藿、葛根都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其中大多数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部分药物能降低心肌氧消耗,尤其丹参可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浆黏度,加速红细胞电泳率,进而改善微循环【sup】[7,8]【/sup】。 山楂、当归、淫羊藿都具有降血脂作用,黄芪、人参具有强心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对抗多种动物,多种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所致损伤,对心肌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抑制血栓形成及降低血小板黏附率【sup】[9]【/sup】。 黄连能兴奋心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sup】[9]【/sup】 。地黄具有强心利尿降血糖作用【sup】[8]【/sup】 。全方标本兼治,气血皆顾,补羸弱之体,疗虚损之脏,复心主血脉之功,疏心脉之瘀滞,畅气血之运行,共奏扶正固本、益气活血、行脉止痛之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养心氏能够显著降低血中ET和CRP的水平,提高NO水平来改善动脉硬化,缓解心肌缺血,其结果与西药组相当;而临床疗效方面症状改善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能与本研究根据其益气活血的特点对病人辨证运用该药有关,且该药安全无毒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57-63.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 [3] Classer SP,Selwyn AP,Caro P.Atherosclerosis:Risk factors and the vascular endothelium[J].Am Heart J,1996,131:379-382. [4]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 [5] 余丹青,周颖玲,李光,等.冠状动脉斑块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相关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7):490-493. [6] 胡瑞.炎症、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9):566-567. [7] 叶显纯.中药学[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3:379-381622-625. [8] 郑虎占,董泽宏,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1083909. [9] 韩玲,陈可冀.黄芪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实验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234-236. 作者简介:严冬,现工作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邮编:210029);钱玉良、唐蜀华,工作于江苏省中医院。 (收稿日期:2011-03-21) (本文编辑 郭怀印)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