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入境”悟诗方为妙
“入境”悟诗方为妙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三中学(253500) 王玉英
很多学生不会自己领悟诗歌的主旨,总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根本没有掌握“入境”悟诗的方法,不掌握“法门”,哪得“佛法”精妙?下面举例说明什么是“入境法”和怎样运用“入境法”来领悟诗歌的主旨。
要想领悟诗歌的主旨,必须把自己想象成诗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主人公的形象;或者让自己变成作者的化身,作者即我,我即作者,让自己置身于诗中,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读温庭筠的《望江南》,你就需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梳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佳人了,一个人站在江边的楼栏旁边,举目远眺,希望看到自己的心上人或许坐着某一艘船迎面驶来,那该让“我”多么欣喜啊!可惜空等了一天,望眼欲穿,来来往往的船只过去了千百艘,却不见“我”的亲人,想到此处顿时眼泪就涌出“我”的眼底,多么让人失望啊;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我的心也在滴血,或许亲人再也不会来了,难道上次的离别竟成永诀!怎不让人肝肠寸断!当身为读者的你想到此处,那么诗歌的主旨“抒发了女主人公思念亲人的忧愁绝望之情”和主旨句“肠断白白蘋洲”,还难理解吗?
再如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我”就成了一位身在野外,正欣赏春天美丽奇异景色的年轻逸士,青翠的西塞山前有一群美丽的白鹭飞过,桃花朵朵,有花瓣飘落在小溪的水上,有肥硕的鳜鱼浮出水面与落花嬉戏,多么清新优美和谐的画面啊!既然如此,哪怕下着小雨,“我”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有清风相伴,有春雨怡情,为什么还要回家呢?天地自然都是“我”的家啊!还对诗歌感到蹙头的学生,“斜风细雨不须归”,你理解了吗?
读柳宗元的《江雪》,你就要变成那种荒凉寂寞的环境中的“老翁”,读黛玉的《葬花吟》,你就要能变成天资聪慧、多愁善感的“妙龄少女”。这就是“入境”,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之境。
怎样才能运用“入境法”呢?
第一、要做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平时要多动脑,看到景物就想象什么人在这样的景色中,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当代诗人雁翼说:“没有想象,怎么写诗?”同理,我说:没有想象,怎么读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你能用想象来画一幅画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你能想象自己坐在白帆升起的小船上来去自由吗?“山青花欲燃,江碧鸟逾白”,你能描画出诗中景物的颜色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能来一个诗配画吗?
第二、要做一个有联想力的人。善于由此及彼,由A到B地去联想,看到苹果,就是不吃,你要能联想到它的味道可能是什么样的,酸还是甜?酸,会不会让你牙根发酸、呲牙咧嘴?甜,会不会让你大快朵颐、心花怒放?“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你会联想鸡怎么叫吗?月亮是圆的还是镰刀似的?白色的还是橘黄的?白霜上留下人的脚印是什么样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你能联想到芦苇丛是什么颜色的?天气怎么样?而“我”要苦苦寻觅的而不得的“伊人”在哪里?她长什么样?
第三、要学会用“换位法”。主客换位,物我移形,类似于武侠小说里的“移魂大法”,也有点像玩时空“穿越”,其实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境界。那么古今中外,天上人间,海洋陆地,哪里也不能束缚“我”自由的灵魂。你变成余光中,你就很好理解他作为游子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期盼祖国统一的《乡愁》;你变成戴望舒,刚刚被日本侵略者严刑拷打之后扔回牢房,你就会用“残损的手掌”抚摸这被日寇铁蹄践踏的祖国的土地,哪里才是我向往的去处啊?(抒发了作者对敌占区人民的同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对解放区的向往之情。)如果你穿越到唐朝安史之乱的动荡年代,你变成杜甫,《登楼》《登高》《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那忧国忧民的一颗红心,难道你还不能体会吗?
如果你掌握了“入境悟诗法”,那么你就掌握了打开诗歌理解大门的钥匙,诗歌主旨的理解从此不再是难题。
(联系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