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渔天练习讲义模板 - 副本
特尔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辅导讲义
学科:语文 任课教师:褚老师 授课时间:2014 年 月 日(星期 )
姓名 年级 性 别 总课时 第 课 教
学
目
标 一了解学习词曲的艺术特点,及词曲的文学知识
二 理解两首词曲的艺术特色,掌握思想内容和情感表现手法 难
点
重
点 情感表现手法和重要语句背诵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课前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着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参知政事,诗文俱佳,散文《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也是一位优秀的词人。他的词只有六首传世,其中以《渔家傲》最为脍炙人口。有《范文正公文集》。
【注释】
1.渔家傲,词牌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2.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表明边塞风景的奇异。
3.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4.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泛指边塞所特有的各种声音。
5.角:军中的号角。
6.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7.长烟:荒漠上的孤烟。
8.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9.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3000多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10.燕然未勒:暗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11.羌管:羌笛。
12.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译文】
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
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丛山峻岭之间,落照将尽烟雾飘动孤城紧闭。
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
悠悠笛声在严霜的夜空回荡,谁能安然入睡,将军白了头发士卒泪流不尽。
【鉴赏】
宋人魏泰《东轩笔录》云:“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这则宝贵资料告诉我们,范仲淹在庆历初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时,曾写过好几首反映“边镇之劳苦”的《渔家傲》。可惜今天能看到的只有以“秋思”为题的一首了。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了边塞奇特的自然景观,又表现了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
词的上片着重写塞外秋景,而景中有情;下片写塞外乡思,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秋思”二字,是全篇纲领。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地点,时指范仲淹驻防地——延州的所在区域。当时延州为西北边防重地,也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作者用一个“异”字概括南北季节变换之不同,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词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了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作者此处实借鸟写人,边塞将士见此情景不由发出了“鸟且如此,况人乎?”的感叹,下阕写思乡之情实由此发端。下边续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四面边声连角起”。所谓“边声”,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上句写延州周围环境,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暗含当时与西夏的军事斗争,形势紧迫。“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