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问题行为综述.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生问题行为综述

中学生问题行为研究 杨会鑫 摘要: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时代的风向标!目前中学的在校生都是出生在90 年后的新一代,他们成长在一个发展迅速的、知识爆炸的、信息化的、高效率的、地球村的社会。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引起的社会心理变化总是率先敏感地反映在青少年心理的变化中。同时,青少年自身的不成熟又缺乏应对心理急剧变化的方法和能力,容易产生诸多心理矛盾和问题,社会变革越快青少年面临的心理问题就越突出,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以往关于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国内外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发现目前存在于中学生群体中的“问题少年”,发现问题存在的症结、发生的过程。进而寻找到全面、有效、科学的预防与治疗方法。虽然本研究也是关于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描述性研究,但是我选择的是两个较典型的中学生问题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学生问题行为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中学生;问题行为;定义;分类;原因;策略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1.国内关于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1)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学者也开始了对儿童问题行为的本土化研究。(2)近几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究所《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表明,初中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3)另据一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4)近十年来,我国各地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工作者做了大量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成果有:周详等调查表明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4.39%;周路平的研究表明在PTPB各分量表上存在有较严重问题行为的学生比例均在13.7%以上;翟静等调查的初一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4.7%;高瞻等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问题行为总检出率为14.3%;任传波等调查发现12-16岁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7.1%。 2.国外关于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1)西方学者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研究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2)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国外有WHO专家、马斯洛、坎布斯;国内有夏学蜜、王登峰、张伯源、袁振国、朱永新等),综合来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除了身体条件之外,还包括认知:指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情感:包括感情自制,行为自制;人格。(3)国外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14%一20%。(4)从国外资料显示 1987 美国调查150例14-16岁儿童 以DOM-W作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患病率18.7% 1990 新西兰调查943名15岁儿童 总患病率22% 1990 波多黎各调查356 名13 岁儿童 患病率16.2% 对伦敦市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25.4%。总之 从国内外资料显示 当前 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相当普遍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1)总结已有的研究结论;(2)丰富了已有的理论;(3)结合新时代的新元素,让原有的理论更能与时俱进。 2.实践意义:(1)为家长、老师、学校提供一个问题学生鉴别的标准,以便及早的发现和预防。(2)为我们对已经存在问题行为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从而促进中学生更健康快乐的成长。(3)希望可以引起家庭、学校、社会重视农村中学生的品德教育,呼吁家长和教师从各方面去关心、关注那些有问题行为的学生。 (三)有关概念定义 1.中学生:可以等同于青少年。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它源自拉丁文“adolescere”。“adolescere”在拉丁文中是一个动词,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nto adulthood )。青少年期是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儿童走向成人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人生发展历程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阶段。青少年心理学之父---霍尔(S.Hall)曾用“暴风骤雨”来描述这一时期个体心理起伏跌宕、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发展特点。 2.问题行为:最早对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进行定义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曼Wickman(1928),他从社会层面出发,认为:“行为,从社会意义来看,是社会评价和社会规范的结果;而问题行为则表示在个体行为与社会对行为的规范和要求之间发生了冲突”。此后,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问题行为进行了界定。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dgren)认为:“从广义上讲,‘问题行为’是一个术语,它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或班级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表示学生或集体丧失有效的作用)。”因此,他将“对教师和其他权威人士长期的对抗”、“极端的羞怯”、“过度的白日梦”、“旷课”、“长期的不愉快和抑郁”等症状都看作是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