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锅炉10半辐射和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
对流受热面流体流速 计算对流放热系数需介质的流速(介质的平均体积)温度不断变化,体积流量也随之变化,因此,流体的流速不恒定。 流体流速是指在定性温度下、规定的流通截面上的平均流速。 定性温度一般取为流体进出口截面上的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面积和流通截面的面积 1.介质平均体积流量 烟气的平均体积流量 空气的平均体积流量 水和水蒸气的平均体积流量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面积和流通截面的面积 2.介质的平均流通截面积 1)计算原则 有效流通截面积系指烟道横断面的内侧总面积与管束所占面积的差值。 2)介质横向冲刷光管的流通截面 3)介质纵向冲刷光管的流通截面积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面积和流通截面的面积 第五节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说明 一般对流受热面 的校核计算流程图 否 是 已知结构和热力计算基础数据 已知受热面进口烟温和进口(或出口)工质温度 假设出口烟气温度、或出口(或进口)工质温度 利用热平衡方程计算未知的烟温或工质温度及对流换热量 计算平均传热温压及传热系数 利用传热方程计算对流传热量 校核对流传热量 差值满足要求? 该受热面计算结束 迭代计算过程 先假定其中一种介质的终温,按热平衡方程式求出受热面的吸热量并计算出另一种介质的终温,传热系数和温压,按传热方程式计算受热面的吸热量,后校核传热方程计算的热量是否等于热平衡方程计算的烟气放热量或工质吸收的热量。不满足则重新假定终温后再行计算,直至热量之差不超过2% 第五节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说明 喷水减温器热量平衡相关计算 热量平衡: 喷水减温器 过热器 过热器 减温水量计算 第五节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说明 不同的受热面的计算有不同特点和方法; 均具有迭代特点: 作业:一段省煤器的校核计算: 已知:受热面结构,逆流,进口烟气温度,进口工质温度(锅炉给水温度) 求:出口烟气温度和出口水温。 第五节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说明 整台锅炉的迭代计算 不仅烟气的中间温度和工质温度是未知数,且锅炉的排烟温度、热空气温度、甚至蒸汽的过热温度都是未知数, 计算时须预先假定,然后用逐次逼近法完成。 各段受热面的迭代计算 过热器系统的迭代计算 第五节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说明 主讲:赵 斌 教授 河北理工大学本科优秀课程 第十章 半辐射和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 传热温压 第二节 对流传热计算的基本公式 第一节 对流受热面面积和流通截面面积 第四节 传热系数 第三节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说明 第五节 第一节 对流传热计算的基本公式 分别从传热和热平衡的角度来表达对流受热面的对流传热量。(热平衡方程实际为一个) 以1kg燃料为基准(kJ/kg或kJ/m3) 对流传热方程 烟气侧热平衡方程 工质侧的热平衡方程 利用: 三个基本方程 对流受热面的传热方程 烟温? 工质温度? 烟温√ 工质温度√ H k 烟气侧热平衡方程 工质侧热平衡方程(与受热面有关) 第一节 对流传热计算的基本公式 迭代计算的原因 两种介质均各已知一个温度, 两种介质均有一个温度未知, 只有一个热平衡方程,无法求解 必须采用先假定后校核的迭代计算方法。 烟温? 工质温度? 烟温√ 工质温度√ H k 第一节 对流传热计算的基本公式 迭代计算过程 先假定其中一种介质的终温,按热平衡方程式求出受热面的吸热量并计算出另一种介质的终温,计算传热系数和温压,按传热方程式计算受热面的吸热量。 传热方程计算的热量应该等于热平衡方程计算的烟气放热量或工质吸收的热量否则重新假定终温后再行计算,直至热量之差不超过2% 第一节 对流传热计算的基本公式 第二节 传热温压 顺流和逆流 t“ θ“ θ“ θ“ θ“ θ‘ θ‘ θ‘ θ‘ t“ 顺流 蒸发受热面 t‘ t‘ t‘ t“ t“ t‘ 逆流 逆流 顺流的平均温压 第二节 传热温压 逆流的平均温压 串联混合流系统 第二节 传热温压 并联混合流系统 交叉流系统 第二节 传热温压 图1 串联混合流图 第二节 传热温压 图2 串联混流的温压改正系数ψ △t=ψ △tm 第二节 传热温压 图3 并联混流的温压改正系数ψ △t=ψ △tm 第二节 传热温压 第二节 传热温压 图4 交叉流温压改正系数ψ △t=ψ △tm 第二节 传热温压 表1 温压改定系数的决定 第三节 传热系数 引入灰污系数 引入热有效系数 烟气侧对流放热系数 传热系数计算的 一般表达式 不同受热面的传热系数实用表达式 1.对流式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 当燃用固体燃料、管束为错列布置时, 当燃用固体燃料、管束为 顺列布置 第三节 传热系数 2.省煤器、直流锅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hotoshop2020平面设计实例教程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原卷.pdf
- 30题保险理赔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docx VIP
-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专《数学》(理科)真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课件.ppt VIP
- 航空煤油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预习卡.pdf VIP
- 第一单元 传统工艺制作---劳动预备 课件(共两课时40张PPT).pptx VIP
- 2025年秋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 教案教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