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词鉴赏(一)参考详解
古典诗词鉴赏(一)参考答案
1、《旅寓安南》
(1)、简要赏析“寒迟暖复催”一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该句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生动地描写了温暖来临的“迫切”(1分),形象地表现了岭南寒短暖长的气候特点(1分)。
(2)、概括颔联、颈链的内容,并说出这两联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颔联写严冬果实累累,早春山花烂漫,颈链写阴雨绵绵,雷声不断(1分)。这些异乡特异的风物气候(1分),加深了诗人独在异乡之感,(1分)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蕴含了…、反衬了……)(1分)
2、《题农庐舍》
(1)、颔联、颈联字面上虽没写人,但实际上正是写人,请简要分析。(3分)
答:这两联正面描写农家春忙,在田地里沟渠边春耕不辍(1分),侧面表现了(1分)农人忙碌辛苦的生活(1分)。
(2)、尾联“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蕴含了哪些丰富的内容?(4分)
答:尾联运用了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1分)。表现了农人忙碌劳累(1分);表现了农人“不相往来”的生活方式(1分);表现了诗人对农家宁静生活的欣赏与赞美(1分);表现了诗人与世无争、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1分)。
3、《过融上人兰若》
(1)、首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分析。(3分)
答:首句写山头禅室里挂着僧衣(1分),既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1分),也巧妙地暗示友人不在禅室里,诗人访友不遇(1分)。
(2)、“窗外无人溪鸟飞”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答:衬托(反衬、以动衬静)(1分)。诗人以溪声、鸟飞的声响与动态(1分),反衬出(突出了)(1分)山寺环境的清静(1分)。
4、《江南曲四首(其三)》
(1)、请对“落花如有意”的“如”字进行赏析。(3分)
答:“如”:好像,似乎(1分)。准确生动地表现了(1分)青年男女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隐藏在内心的期盼与追求(1分)。
(2)、这首诗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来去逐船流”,从诗意的角度,你认为“逐船流”与“逐轻舟”哪种表达更好些?请说说理由。(4分)
答:“逐轻舟”更好些(1分),“流”与“逐”语意重复(1分);“流”字显得落花死板(1分);“轻舟”表现出劳动归来,男女相随的欢快(1分);“轻舟”快行,“落花”追逐,表现出紧相随、不分离的情景(1分);“逐轻舟”更能表现“如有意”(1分)
5、《入朝洛堤步月》
(1)、“驱马历长洲”一句中“历”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诗人的神态?(3分)
答:“历”是经过、走过的意思(1分)。表现出因为皇帝对自己信任(1分),而承恩得意、心意悠然、镇定自若(得意,倨傲、自荣)的神态(1分)。
(2)、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列举两点并加以分析。(4分)
答:动静结合(以动衬静)(1分)。宿鸟出林,寒蝉嘶鸣,反衬(突出)了(1分)黎明时分的幽静(1分),表达了诗人入朝前心情的悠闲(1分)。
情景交融(1分)。描写了黎明时分宿鸟出林,寒蝉嘶鸣,晨风吹来,秋意浓烈的情景(1分),反衬(蕴含)了(1分)诗人入朝前心情的悠闲(1分)。
6、《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1)、“鸣弦暂辍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答:衬托(反衬)(1分)。用琴声喑哑衬托江潮(1分),突出了江潮声势巨大(1分)。
2、此诗一张一弛,张弛有度。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起笔“雷震”,是“张”,第二句言“辍”,是“弛”(1分);第三句言“出”,又是一“张”,第四句言“待”,又是一“弛”(1分);第五六句荡开写去,似与江潮无关,是“弛”,最后两句写江潮到来,是全诗的高潮,最大的“张”(1分)。全诗曲折变化,波澜起伏,以“弛”衬“张”,动人心魄(1分)。
7、《题武关》
(1)、请简要分析“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的表达效果。(三分)。
答:此联运用对比手法(1分),以小人得宠,贤臣见弃构成对比(1分),鲜明有力地指责怀王昏庸,鞭挞郑袖惑主,痛惜屈原被逐,揭示了“迹自穷”的原因(1分)。
(2)、简要构思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答:前半部分怀古,缅怀与武关有关的楚怀王因为亲小人远贤臣的历史(2分),后半部分“讽今”,告诫与平时期的统治者要以史为鉴,吸取教训(2分)。
8、《雉带箭》
(1)、简析首句“原头火烧静兀兀”中“静”字的妙处。(3分)
答:“静”字渲染猎前肃穆的气氛(1分),烘托从猎人员屏气静息,全神贯注地伫伺猎物的情态(1分);动静结合(以静衬动、对比)(1分),突出下文猎射时与猎射后将军的威猛(1分)。
(2)近人程学恂《韩诗臆说》评道:“二句(三四句)写射之妙处,全在未射时,是能于空际得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4分)
答:同意(1分)。细节描写(1分)。不写将军如何勇猛果敢,也不写他如何纵横驰骋,只选取“盘马弯弓”这一细节(1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