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详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介: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落到四川。760年春天,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处。可不幸的是第二年的秋天,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与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学好本诗能对我国古代诗歌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与启迪。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问题: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学生回答: 怒号
(2) 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明确: “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与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 “卷”与“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
明确:“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
(4) 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
(5) 请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
秋风破屋
赏析第二诗节 (叙事)
问题:(1) 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
明确: 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
(2) 群童为何抱茅?
明确: 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3) “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 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
群童抱茅 (顽童抱茅)
(5)找同学表演一下,作者追群童抱茅的情景 (重点体现作者当时的心理)
(设计意图:我们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九十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此诗个人经历,抒发的感情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所以要适时创设情境,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是深奥的主旨变得浅显易懂。)
3、赏析第三诗节诗(叙事)
问题: (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
生齐答: 下雨
(2) 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 夜雨湿屋 (屋破难眠)
(3) 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
明确: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赏析第四诗节 (抒情)
问题:(1) 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
生答: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
(2) 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
祈求广厦 (大厦庇寒)
(3) 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答:忧国忧民
(四)、质疑解难
学生分组对本课有疑问的地方提问,相互解答,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迁移
(1)总结
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用朴实充满感情的文字表达了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与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与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2)拓展延伸
1、除本课学习的名句外,请同学们再说出一些关于忧国忧民的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 、诗歌鉴赏练习
下边是晚唐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对他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A、“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田家”虽然贫困,但尚有丝、谷可 卖。
B、“眼前疮”与“心头肉”是比喻的写法,“眼前疮”喻眼前急难,“心头肉”喻 丝”、“谷” 等农家命根。这两句入木三分的揭示出血淋淋的社会现实。
C、“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中国文学中数学.doc
-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教育.doc
-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几种导入方法.doc
- 浅析艺术歌曲处理与演唱.doc
-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1.doc
- 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doc
- 浅谈小区物业管理存在问题与建议.doc
- 浅谈小学一年级音乐课堂组织教学.doc
- 浅谈古诗词与歌曲相融教学.doc
- 浅谈对美术鉴赏认识.docx
- 考点解析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单元测评试题(含解析).docx
- 考点解析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单元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考点解析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同步测评试卷(详解版).docx
- 考点解析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定向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 考点解析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定向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考点解析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定向测评试卷.docx
- 考点解析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定向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详解).docx
- 考点解析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定向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 考点解析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定向攻克试题(含解析).docx
- 考点解析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定向攻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猫病诊疗技术—猫静脉留置针放置技术.pptx VIP
- 沪教版新教材初中数学2.3(1)(2)一次式的概念及同类项.pptx VIP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考试精选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光隔离器、衰减器、环形器.ppt VIP
- 集团供应链SCM计划管理现状及计划指标分析.pptx VIP
- 2022~2023学年安徽教科院版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pdf VIP
- 2025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pdf VIP
- 特殊儿童家长培训安全内容.pptx
- 4.7.3 用药与急救 课件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15J401 钢梯国家标准图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