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李煜,苏轼,黄庭坚待过大苏山静居寺.docVIP

鉴真,李煜,苏轼,黄庭坚待过大苏山静居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鉴真,李煜,苏轼,黄庭坚待过大苏山静居寺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静居寺概况 静居寺是河南省光山县的旅游景点之一,属于市级自然保护区,是河南较古老的寺庙。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寺旁有一古树,开放着三种奇异的花朵。净居寺,虽建于唐,却起于北齐天宝年间。它依山傍水,林木清秀,寺后有北齐高僧慧思“住大苏山慧思开石”的摩崖石刻与东坡读书台;寺门高悬宋真宗题额“敕赐梵天寺”。寺内存碑刻数十,苏轼游净居寺碑尤其教人驻足流连。考据史实及净居寺诸文物,光州的大小苏山是天台宗的发祥之地,而净居寺应当是早于国清寺的天台祖庭。 静居寺旅游 光山净居寺生态旅游开发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城西南22公里晏河乡,北离312国道40公里、沪陕高速公路24公里,东离京九铁路光山站20公里、阿深高速公路8公里,是以千年古刹净居寺为中心,以万亩茶园为依托,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风景区。   千年古刹净居寺,位于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又名梵天寺。此寺建于北齐天保年间,由名僧慧思结庵,道岸禅师建寺。于1985年被河南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寺亦是此乃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国内外名僧常来寻根访祖。   净居寺风景区处“三苏”环护之中,素有“九龙捧圣,四水归池”之奇、十二景观的幽妙。亦是集豫南山水寺院、园林、碑廊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它历史悠久,名僧辈出,高僧慧思、智觊名冠禅宗,史称二圣;苏东坡、陈季常、黄庭坚咸会于此,颂为三贤。曾有儒(苏东坡)、佛(释僧印师)、道(鲁直真人黄庭坚)三教合流迭兴的局面。   寺前现有5株古柏,排列左右,挺拔而立,世传为唐代与尚所栽。还有一棵年逾千载的银杏,树高7丈余,干粗3、4人围,冠枝遮盖面约1亩,树上寄生一檀一柏,人称“同根三异树”。寺前方有一“白莲池”,池内碧波荡漾,植莲花,素有“四水瑶池”之说。宋真宗题名“敕赐梵天寺”石刻5个大字匾额,现仍嵌在门头上。寺内大雄宝殿,系明代建筑。寺中尚存有明万历“皇帝敕粉”碑、清康熙“钦赐大苏山梵天寺重建记碑”等历史名人、学者游净居寺所题诗赋碑刻30余块,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宋苏轼游净居寺诗并叙”碑。   历史上,净居寺不仅佛像众多,藏经丰富,庙会非凡,还有“诗城乐地”之美名,驰名豫南。古寺静藏于灵奇的山水之间,集山、光、水、色、园林、寺庙于一体,具有幽雅,绮丽山寺风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当丰富。   净居寺虽数次历经战火的毁坏,但主要景点保留尚好,寺院历史悠久,景区自然景观引人入胜。山于聚区的山势地形,地表植被等诸因素的完美结合,使净居寺有着独特的豫南山乡风光,尤以山水灵秀,形若“九龙捧圣”,状如“四水归池”的大景观引人入胜,以星罗棋布,交相辉映的小景观令人赏心悦目,每年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有二十余万人次。   净居寺不仅有雄伟壮观的庙宇,还有典雅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古文化,环境幽美,尚保存清代花园近6600平方米,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净居寺生态旅游开发区景点很多,自然景观除上述景点之外,还有苏东坡读书堂、苏山夜雨等20余处。记载于县志的有“大苏山”、“紫云塔”、“翠烛峰”、“白莲池”、“东坡读书堂”、“功德井”等十二处,还有广为流传的,至今依然存在的“西山远映”、“二门观天”、“仙人洞”、“钓鱼台”、“油盐罐”等十二处,还有最近形成的“碧海流光”,“绿浪白骛”、“翠带缠腰”、“甜栗哈笑”、“北洼红叶”等十余处。此外,还有唐代栽植的“同根三异树”,唐柏宝菊花等古木名卉,令人赏心悦目、惊叹不已。   目前,净居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高等植物有1000余种,低等植物10余种,陆栖脊椎动物300余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大别山五针松、杜仲、宝菊花等。动物有穿山甲、香獐、水獭等10余种。名山名寺出名茶,净居寺茶叶叶厚色翠味醇。   净居寺在建国初期,列入省文物保护古建筑。曾对残存的旧舍进行补修。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东坡游净居寺并序 静居寺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寺僧居仁为余言.齐天保中僧思惠过此.见父老问其姓.曰苏氏.又得二山名.乃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遂留结庵.而父老竟无有.盖山神也.其后僧智顗见思於此山而得法焉.则世所谓思大与尚智者大师是也.唐神龙中道岸禅师始建寺於其地.广明庚子之乱.寺废於兵火.至乾兴中乃复.而赐名曰梵天云. 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刑名非夙学.陷□(穴井)损积威.遂恐死生隔.永与云山违.今日复何日.芒鞋自轻飞.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涕挥.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愿从二圣往.一洗千劫非.斐回竹溪月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