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高考文综全国卷解析
本试卷共13页,48题(含选做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炫图其他答案标号。打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制定的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涂黑。考生应根据自己选作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答题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打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上海某羽绒制品公司将生产部门转到了安徽、江苏、山东以及缅甸等海内外十个生产基地,而把研发设计和采购销售部门留在了上海。结合右图回答1—2题。
1.有关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生产加工环节具有产业劣势
B.在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中处于优势
C.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附加值略高于发达国家
D. 在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中获取的附加值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该羽绒制品公司两头研发、营销在沪,中间在外的经营模式的原因上海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商务环境好交通人力资源优秀研发与销售环节是制造业的高端环节随上海产业不断升级,生产环节在上海已由相对区位优势转为劣势;周边地区工业化水平,劳动力有发展生产优势。3.图示L地区等压线发生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海陆分布 B.海水温度
C.太阳辐射 D.海拔高度
4.图中P地盛行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阅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5--6题。
5.若在G地上空有一朵乌云,沿直线水平飘向E点上空,用时30分钟,则该乌云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千米/小时??????????A.30???? ???B.60????? ???C.?? ???D.72.如果在本区建一座水坝,并使库区最高水位提高到海拔300米,则库区移民数量为(各区域的人口数量见下表)
A B C D E F G H 人口(万人) 2.6 1.7 3.4 0.5 2.4 5.3 1.6 0.0
A.3.1万人????? ??B.万人??????C.8.2万人???? ?D.万人8.该市是我国就地式城市化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农业劳动人口数量下降就地式城市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缩小城乡差别避免城市过度膨胀所带来的“城市病”建设现代化生活基础设施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环境建设就地式城市化 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就地式城市化保持乡村的特色生活方式图中线①②③④均为某24小时范围内的晨线位置,晨线与经线的交点均为其纬度最高点,读图,回答10—11题.
10.一架轻型无人机于北京时间20:10在长城站起飞,6小时后在东方站降落。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图中晨线分别最接近
A.②① B.①④ C.④③ D.③②
11.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我国华北地区春旱明显
B.意大利半岛森林火灾险情高
C.南极大陆外围冰山崩塌
D.额尔齐斯河出现首次汛期
12. 图8是某村村民2012年人均纯收入及其构成一览表。图表表明
注:政策性收入,是指通过减免、补贴等各项国家惠农政策措施获得的收入。
①该村集体经济仍占主体地位 ②村民劳动方式多样化带来收入来源多样化
③国家重视对农业的扶持 ④该村农业生产率较高,劳动力富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 “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 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②④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东城二模语数英理综全科汇编.doc
- 2010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Unit 13-16教案人教版.doc
- 2010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Unit 17 -20教案人教版.doc
- 2010届广东高考文理科数学选择题基础专项训练一(函数).doc
- 2010届历史高考专题复习精品系列课件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
- 2010年 如何写消息.ppt
- 2010届高考语文提分训练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
- 2010届高中语文 《兰亭集序》课件 鲁人版语文必修3.ppt
- 2010年12月日语二级真题答案.doc
- 2010-Q3-新浪微博.pptx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