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采访活动及主体——记者
新闻采访(二) 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记者 记者的历史渊源 古代: 唐代的邸报;古罗马帝国凯撒大帝时代的“每日纪事”。 现代: 最早出现在西方,是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 (例:公元16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城) 17、18世纪,随着欧美大陆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记者的功能不仅仅只是收集信息,更承担起了社会事件的评论员职责; 19世纪40年代前后,欧美各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报纸的印刷术和交通电讯技术的重大发展,大众化的“便士报”产生,随之而出现的是职业记者及其采访活动的大量涌现。 我国职业记者发展线索 19世纪,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报刊出现,比西方晚了近三个世纪; 记者称谓的确定:探、访事、访员。民国初年才统一为“访员”。 1899年,梁启超开始使用“记者”这一专用名词,但一般指报馆中的主笔及编稿人。 “访员”改为记者,据说始自黄远生。 大约20世纪20年代初,各报社大体有了内外勤的分工,吸收了日本新闻界的做法,正式将外出采访的人命名为“记者”,一直沿用至今。 记者的职业类型 在中国,最初的新闻机构实行“编(辑)采(访)通(联)发(行)合一”,直到1872年《申报》创刊后,才有了外勤记者。 总体上说,我国现代记者分工:按媒体工作属性分,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络记者等;按专业范围分,有工业记者、农业记者、财经记者、政治记者、军事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法制记者、体育记者等;按地区分,有本埠记者、驻地(方)记者、驻外(国)记者、特派记者、旅行记者等;还有机动记者、特约记者等。 记者的职责 记者的职责,从职业角度来说,指记者应该为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普利策、哈德·拉斯韦尔 记者的基本职责是“让公众知情”,向公众传播有用的信息。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之外,担负独特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行业标准。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和职业意识的萌芽,也是20世纪开始的。杰出代表:邵飘萍、黄远生、戈公振、邹韬奋、张季鸾。 他们受到西方新闻观念的影响,对记者的感悟与“政争至上”的传统新闻观有了很大区别。 邹韬奋其人其事 邹韬奋(1895.11.5~1944.7.24),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人中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原名邹恩润 ,因其一生的主要活动都用“韬奋”这个笔名,他的原名反被所淹,关于韬奋一名,他曾向人解释过:“韬”是韬光养晦,“奋”奋斗不息,用以自勉的意思。 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因此他被大家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革命先锋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和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1932年7月成立生活书店,任总经理。生活书店成立后,团结了一大批进步的作者,短短几年,使其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扩展到了56家,先后出版了数十种进步刊物,以及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在内的1000余种图书。1933年1月,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不久被迫流亡海外。 韬奋精神 出版、读书界中人说,韬奋一生办刊物、办报纸、办书店,他提倡和身体力行的主旨是“竭诚为读者服务”,那种报务精神便是韬奋精神。 新闻界人士认为,韬奋的文章从来不畏权势,勇于一贯地讲真话,他批评时弊不怕得罪人,力主言论自由的精神就是韬奋精神。 政论家认为,韬奋之所以在舆论界独树一帜,是他在抗战前国民党对日本妥协时期,他不避个人安危,力主抗日,在抗战以后,他所办的刊物和书店,一直高举着抗日的大旗,他的爱国思想正是韬奋精神。 这些说法都是概括了韬奋一生所从事的事业,自然都是对的,但是他从事的事业遭受着无数次的挫折,他依然百折不挠,始终坚守着他的信念,反动派将他办的刊物一个个封闭,他一个个重新建立,又将他创办的生活书店全数封国民党迫害而被迫流亡,但他一直到停止呼吸时仍为他的理想而奋斗不息。这种为真理而战斗不屈的精神,才是我们要永远学习和记取的韬奋精神。 记者职责的重要性 作为社会成员的新闻记者,在新闻从业过程中,应该对自己职业角色的多元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首先应该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应该时刻关注民生民情,关注弱势群体,富于同情心、正义感、责任感,其职业行为首先应该考虑公众利益并以公众利益为最终目标。 记者任务 采集新闻信息 调查核实情况,揭示并反映事实真相 制作新闻作品 联络编辑和公众 担当社会责任 柴静其人其事 柴静生于1976年,19岁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22岁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2001年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