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电可持发展战略探讨
1 引 言
1.1问题的提出
在区域划分上属于中国西部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区位和市场条件好,各类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也非常丰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内蒙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经济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面对全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内蒙古需要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快能源资源开发和能源资源转换,发展能源相关产业,逐步成为21世纪中国重要的战略能源基地,为满足国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要和促进自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当前,煤电产业已经成为内蒙古的支柱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煤电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找到一条适合地区实际的煤电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内蒙古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和现实课题。
1.2 研究背景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全国产煤大省,其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种类齐全、质量好、蕴藏浅,开采已有悠久的历史。从自治区成立到现在,累计生产原煤20多亿吨,为缓解煤炭供应紧张局面,保证国民经济建设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区的煤炭发展工业迅速,煤炭产量迅猛增长。内蒙古煤炭产量2002年首次过亿吨大关之后,平均每年以5000万吨的幅度增长。2007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又创历史高新,全区煤炭产量突破3亿多吨大关,煤炭工业总产值达到480亿元。内蒙古除了满足区内的煤体需求外,还有力的支持了许多兄弟省市,以2007年为例,内蒙古向外省调出媒体1.61亿吨,占总产量的54%,2010年1-8月份,内蒙古自治区完成原煤产量2.36亿吨,同比增长3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6个百分点,增幅继续居全国第位2010年底,全国发电容量在建规模为亿千瓦,其中火电千瓦,水电、核电和风电在建规模达千瓦。33253亿千瓦时,2006年,我国火电机组供电标准煤耗为每千瓦时366克,较国际先进水平高60克左右。(煤价与电价信息难以统计监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落实将主要依靠政府部门对媒体价格信息的掌握程度。煤炭行业与电力行业均有复杂的价格体系,政府决策部门无法实施的跟踪研究市场上价格的浮动变化情况而做出令人合理有效的决策方法。
(电价市场化改革与成本计算难以协调,煤电价格联动之后,电厂只能采用成本法核定上网电价。否则,煤电价格联动将无法实施。电价市场化改革与成本法计算将难以协调。会产生冲突。
6.1.2.4.2 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实施措施
第一,明确改革和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煤炭价格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耗费和保持合理的投资收益率,而且必须包括资源成本、煤矿退出成本、发展成本和环境成本等,在保证煤炭有效供给和不再增加国家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
用户承受能力,积极稳妥地推动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与完善。具体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①完全成本,充分补偿原则。煤炭企业成本必须准确反映它的资源成本、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以及退出和发展成本。资源成本是企业获得矿权的全部支出,生产成本是企业生产过程全部费用支出;环境成本是开采、运输和使用煤炭工程中对环境破坏的补偿成本;退出成本是企业调整、关闭的全部支出,发展成本是煤矿用于开发新的资源建设新井的投资。
②劣等资源条件定价原则。商品价格是依据劣等资源条件的生产价格逐步形成的,开采劣等资源的煤矿要消耗更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国家又需要这些煤矿生产以满足国民经济对能源的需求,因此这些煤矿耗费的活动也是社会必要劳动,应得到充分补偿。
③供求平衡的原则。煤炭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资料,供求状况对各行各业有大影响。因此,必须形成有利于煤炭供求大体平衡的价格形成机制,价格对于供求双方都有巨大的调节作用,合理的价格水平和价格形成机制,既能仰制不合理的消费需求,又能促进生产和流通,从而保证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
④比价合理原则。只有下游产品价格涨价幅度低于上游产品涨价幅度,才能使两者之间的比价逐渐趋向合理,而不是上游产品后,下游产品也轮番涨价,造假比价复归。
第二,实行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的纵向一体化
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形成煤电企业之间的半紧密型以及紧密的战略联盟,促进煤电企业纵向一体化机制的形成,最终降低上游产业价格上涨风险,从根本上解决电煤价格传导产生的煤电矛盾。煤电合作有两种模式,一是由煤炭企业或电力企业单独搞煤电联营,煤矿办电或是电厂采煤。另一种模式就是相互参股,通过投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纵向一体化不仅能大大减少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还可以使电力企业避免因投人要素供给不稳定而带来的损失。电力改革完成后,发电市场的行业集中度是较低的,所以煤炭与电力企业的联合并不会导致反竞争的后果,相反却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市场上整体效率的提高。无论是煤炭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还是煤炭企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