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5高三历史复习课两极格局的形成.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三历史复习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概念: 线索: 时间: 正面评价 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彼此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雅尔塔体系促进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3.雅尔塔体系推动了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负面评价 1.在世界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2.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如外蒙古的独立。 3.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了人口大迁移,世界局势的稳定性减弱。 4.雅尔塔体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014福建文综-23.如果要给图9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B.从欧共体到欧盟 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 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2014北京文综-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 * * 第13讲 从两极世界的形成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世界政治格局 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国家力量对比变化。 二战后(1945年)至今 长期:多极化趋势加 近期:形成一超多强 两极格局 (冷战) 单元概述: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二战后初期开始 60、70年代 1991年底苏联解体 战后初期的美国 军事 军队总数:1217.5万 航母由7艘增至30艘 各大洲共建立500个军事基地 垄断 原子弹 经济 最雄厚的工业实力 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 成立关贸总协定 政治 操纵联合国 美国成为 资本主义 世界霸主 苏联实力 大大增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欧 衰落 日本 衰落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影响大增 妄图称霸世界 社会制度 国家利益 矛盾 宏观背景:雅尔塔体系 1、概念: 3、实质: 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1.打败德国、日本法西斯,并在两国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边界。 3.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联合国的核心机构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实行“大国一致原则”。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2、范围:1945年-----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4、综合: 有合作,也有对抗。其对抗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4、评价: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2、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 ③苏联及社会主义力量加强。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框架。 ①西欧和日本衰落。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 (两极格局的本质) 从盟友到对手 探究: 什么是“冷战”?冷战又是如何形成的? 含义:“冷战”泛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了武装进攻(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经济封锁、军事对峙等。 (1)表面“冷”——没有硝烟炮火,枪林弹雨的直接行动 (2)实质“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进行激烈的对抗和较量 美国发起冷战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3)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1948—1953)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1949) 发展社会主义阵营:“九国工人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1955) 政治 经济 军事 苏联应对冷战 二、美苏“冷战”的形成 标志: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性质: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冷战开始标志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要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冷战开始的标志 公开反共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