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群版画-木板上抒情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力群版画-木板上抒情诗

力群版画:木板上抒情诗展览名称:中国美术馆藏力群版画特展 主板单位:中同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2年3月2日至3月12日 展览展厅:中国美术馆4号厅 展品数量:70件 力群是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先驱者和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版画创作生涯几乎与中国现代版画活动同步。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鲁迅先生提出“木刻回娘家”,将欧洲创作版画介绍到中国,期冀木刻这种古老而便捷的艺术创作方式可以成为斗争的武器,在特殊时期发挥宣传功用。受到鲁迅先生的感召和鼓舞,1933年,就读于国立杭州艺专的力群与曹白等人组织建立“木铃木刻研究会”,开始了版画创作历程。力群虽然并未亲见鲁迅先生,但他曾多次通过好友曹白,间接得到鲁迅先生的指导和鼓励。 力群的早期创作主要表现底层百姓的苦难生活与奋起反抗,流露出作者对受难民众的同情和对敌人的痛恨。黑白木刻《采叶》根据作者亲眼所见而创作,画面中一位中年妇女正翘脚捋树叶,旁边的小女孩头顶篮子,翘首以盼,眼神中流露出对“食物”的渴望。此作曾得到鲁迅先生的点评与夸奖,这对力群的创作是极大的鼓舞。在创作初期,因为受到西欧和苏联版画的影响,其创作不可避免地带有“欧化”倾向。《到田间去》中两个农妇的衣着、姿态,即带有欧洲妇女的体态特征,而与中国农妇形象有别。 1940年,力群满怀热情奔赴心中的革命圣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成为一名美术教员。到延安后的力群,以学生的心态向王式廓学习素描、听周扬讲文艺理论,不断丰富提高艺术修养。他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欧化风格,去除模仿痕迹,作品逐渐简洁明朗起来,其创作也一改之前表现人民苦难生活、抒发胸中的愤懑不平,转而描绘解放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新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与生活气息。《饮》是力群刚到延安时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面描绘了一位举着水罐喝水的陕西农民,健壮结实的形体,仿佛雕塑一般,显露出人物的勤劳、朴实与坚忍,是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作者运用细密的交叉刻线,使作品色调细腻,层次丰富。 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他明确了“文艺为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思想,从民族艺术中汲取营养,力求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艺术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此后,他的作品摒弃了以往人物创作中“阴阳脸”等欧洲版画特征,学习剪纸、年画、皮影等民间艺术,将其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中,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版画作品。《丰衣足食图》便是借鉴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作品构图饱满,线条圆润流畅,色彩鲜艳明快,具有热烈喜庆的艺术效果。《给老百姓修纺车》《人民代表选举大会》等作品,也是积极向民间艺术学习的成果,人物造型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艺术手法也更加纯熟精炼。 建国后,力群的生活安定下来,创作环境有了极大改变,创作题材也由之前以人物、叙事为主转为以风景、花卉为主。《瓜叶菊》是力群50年代创作的优秀套色木刻,画面中瓜叶菊花繁叶茂,色彩简洁纯净,刀法娴熟,画面整体给人一种宁静、单纯、美好的感官体验。《黎明》也是这个时期令人称道不已的作品。一棵高大的果实累累的柿树占据了画面主体,左下方骑毛驴的农民正回首远望。作者十分擅长画面氛围的营造,黎明时分,曙光微露,空中一弯银月,淡淡的云彩若隐若现,常人眼中的平凡景物,在经过画家的艺术加工和提炼后,被赋予了浓浓的诗情画意。 “文革”后,年近古稀的力群,经历了数十年的艺术沉淀,作品面貌更加丰富多样,版画语言单纯精炼,艺术风格返璞归真,古拙浑厚中不乏童心童趣。他在《漫谈艺术风格》一文提到:”多年的创作经验让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向外国学习不应失掉中国气派,向古人学习不应失掉时代精神,向姐妹艺术学习不应失掉版画的特点,向同行学习不应失掉自己的个性。”他从剪纸、拓片、篆刻、书法、中国画、外国版画中吸收养分,从中国古典诗词、戏剧中获取灵感。他在创作中始终保持着民族风格、时代气息和鲜活的个性特征。创作于1980年的木刻《林间》描绘了两只机灵可爱的小松鼠在树林里跳跃玩耍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活力。画面黑白两色对比强烈,线条、块面之间富于韵律感,小松鼠动态十足,惹人喜爱。《春到洞庭湖》表现了江南水乡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件作品借鉴了民间剪纸的元素,尤其是柳树的创作,作者放刀直干,圆刀口一气呵成,简洁明快,富于装饰性。 诗人艾青在80年代为力群撰写的评论中,将其版画作品喻为“木板上的抒情诗”,恰当地概括出力群版画最显著的特色,即抒情性与装饰性。力群版画中蕴含的形式美感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从他三四十年代创作的黑白木刻《收获》《鸟》《运输车》《鲁艺校景》中便可见一斑。在风雨如晦、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画家心中依然存有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体察与感悟,令人心动。建国后,力群描绘春夏秋冬,晨昏昼夜,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作品中生意盎然,充满诗意。他擅长以黑白两色达到层次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