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GB2730中腊鸭酸价指标探析.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对GB2730中腊鸭酸价指标探析

对GB2730中腊鸭酸价指标探析摘 要:在新标准实施后,本文结合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对新标准的进行分析,对GB2730中酸价指标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和建议。 关键词:酸价 脂肪酸败 广式腊鸭 过氧化值 广式腊鸭历史悠久,加工工艺独特,美味洁白、肉嫩骨脆、风味多样,产品可常温贮藏,是我国南方特别是两广和港澳地区的一大特色产品,受到国内外市场欢迎。 已于200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腌制肉制品国家新标准GB2730-2006自出台后,在行业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广式腊鸭如果按新标准的过氧化值、酸价这两个指标严格执行,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受欢迎的广式腊鸭将全部不合格。因为腊鸭风味形成的主要途径是脂肪的氧化和蛋白质的分解,而这个过程就造成酸价和过氧化值就高于GB2730-2005的标准,本文就标准中的腊鸭制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指标进行探讨。 新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俊修指出,国家新标准的指标基本是按北方腊制品来定的,它没有考虑到广东产品的特色。广式腊鸭跟国内其他地方的板鸭比,有着不同的制作工艺。各生产企业深受此标准的压力,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议。 为此,国家随后的出台的中式香肠、腊肠、风干肠的新标准GB/T23493-2009《中式香肠》顺应了企业的呼声,将不能准确反映生干肠制品的指标——酸价删除,仅保留了反映产品脂肪酸败的指标——过氧化值。 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新标准对我们企业的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为此,我们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本文就新标准中的腊鸭制品的酸价指标进行分析、论述,提出我们的建议。 广式腊鸭的生产工艺及脂肪的变化 由广式腊鸭的生产工艺决定的,广式腊鸭是以鸭为主要原料,经过修整,盐腌制、漂洗、晾晒或干等工序而成,按传统工艺,晾晒时间较长;工业化生产则将此过程大大缩短,一般烘干40~60小时,温度在45~60℃之间;在此过程中,由于酶和微生物的作用,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脂肪酸的含量同时增加,含水量高时,水解作用加速,水解的同时,又进一步发生氧化的降解,从而产生呈味物和香味前体物,鸭肉和脂肪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变化,产生出独特的风味。 由于此过程中,没有高温加热工序,鸭肉组织中的脂肪酶不会被灭活,所以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脂肪的酶促水解作用一直在进行,游离脂肪酸不断产生;在成品贮藏、流通和销售期间,温度通常是常温,脂肪酶仍然具有较高的活性,致使脂肪水解经常在加工完成后仍在继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还会继续升高。 鸭经盐腌制后水分活度也较低(0.6~0.9),因此腊鸭的酸败多是鸭中脂肪的自动氧化引起的。而且热氧化和光促氧化是导致腊鸭脂肪酸败的重要途径。腊鸭经过加工或贮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脂肪不断水解产生更多的游离脂肪酸,由此表现出酸价不断升高。随着游离脂肪酸的生成,其中一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多为自动氧化),首先生成氢过氧化物,表现为过氧化值升高,但这种脂肪的初级氧化产物很不稳定,继续分解生成低分子物质如醛、酮、醇、羟甲基等,这些物质具有刺激性气味,即通常人们所说的“酸败气味”。 酸价的定义 酸价表示的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的总量,按照GB/T5009.37—2003,酸价是指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时,每克油脂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当酸价上升时,只能说明游离脂肪酸的总量增加,而不能代表脂肪的氧化程度。从定义可看出,酸价值的是1克油脂而非我们在一般标准中所指的1克产品。酸价的高低不能直接指示单位产品的酸含量。因此在测定中需要提取一定量的脂肪进行分析,但不考虑取得这些脂肪所需要的样本量。脂肪含量高的样本只需要很少的量,而脂肪含量少的样本则需要较多的样本量。当得到相同的酸价时,这些酸在不同脂肪含量的产品中实际的百分含量是不同的,在理论上是指取样肉品用乙醚浸提后,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酸所耗用的KOH的毫克数,但实际上乙醚所浸提出来的是多种有机酸的混合物。 酸价作为衡量酸败程度指标的缺陷 酸价最早是作为衡量食用油脂的质量指标提出来的,油脂中的游离脂肪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发生脂肪氧化,导致油脂快速氧化变质,其中的挥发性产物就会有哈喇味,因此,对于纯食用油脂来说,酸价确实可作为衡量产品反映其氧化酸败的程度的一个指标。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研究员刘书亮曾说过,酸价是衡量油脂质量的国际通用指标。在腌制腊味时,保质期内酸价升高是正常现象。国际上同类产品卫生标准并无酸价,它不是反映肉制品脂肪氧化变质的特异性指标。 脂肪酸败过程包括脂肪的水解酸败和氧化酸败;脂肪首先水解形成游离脂肪酸,然后游离脂肪酸再氧化形成过氧化物,最终过氧化物进一步分解形成低分子的有机酸;油脂的酸败使油脂分解产生脂肪酸、醛类和酮类等化合物,这不仅使商品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