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刻石传播.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州大掌掌报(社会科学版)第38卷第4-期/2010年7月 of JournalLanzhou 2010 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01.38 No.4/July 宋词的刻石传播 谭新红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内容摘要:在现存的两万余首宋词中,有近60首在宋代曾被摹勒入石。可见,刻石在当时也是传 播词作的一种积极有效的重要方式。首先,它是集文学、书法、雕刻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并且多 位于人员往来频繁的名山胜水之处,因此传播范围广泛;其次,石质坚固耐久,因此传播时间久 远。刻石传播也有不足之处,大自然的风化剥蚀、人为的破坏、散置四方的特点都会使传播受到 影响。 关键词:宋词;刻石传播;传播功效 中图分类号:120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04(2010)04—0027-06 苏轼曾经在给欧阳修的《谢欧阳内翰书》中写 文献加以统计,现存宋词中至少还有36首作品在宋 道:“大者镂之金石,以传久远;小者转相摹写,号称 代曾被镌刻上石。这还只是就文献所及而言,实际 古文。”f1】卷1892舒宜后来弹劾苏轼时将这番话作为情形应该远远多于文献的记载。可见,刻石对词在 攻击的武器,他在《劾苏轼奏》中说: 当时的传播以及流传后世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 轼近上谢表,颇有讥切时事之言。流俗翕然,争相传 么刻石传播的特点是什么呢?它具有什么样的传播 诵;志义之士,无不愤惋……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 功效呢?这种传播方式又有什么缺陷呢?本文即以 一不以诋谤为主。小则镂板,大则刻石,传播中外,自以 石刻宋词为观照对象,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为能。并上轼印行诗三卷。f1】卷2180 一、宋词刻石的特点及传播功效 撇开激烈的党争不谈,“大者镂之金石,小者转相摹 写”、“小则镂板,大则刻石”的说法说明了在宋人的 任何一种传播媒介都有自身的传播特点,正 意识中,刻石(又称勒石)是一种比手抄甚至印刷都 是这些特点成就了它们各自的传播功效。从现存 要优越的传播方式。宋人很重视刻石,只要认为是 的50余首石刻宋词中,我们发现宋词刻石具有如下 有价值的文本就会摹勒上石,以期长久保存,如杨 特点与传播功效: 万里《跋欧阳文忠公秋声赋及试笔帖》说欧阳修“墨 (一)不可移动性 妙每见石刻,未见真迹也”【1】卷5324,王庭琏《跋黄给 作为一门创作在岩石上的艺术,跟语言媒介及 事行状稿》说黄庭坚“墨翰以石刻传者遍九州,而其 纸媒相比,石刻一经形成,便不容易搬动,不可带往 真迹概见于世者鲜矣”【1]卷3411。欧阳修、黄庭坚的墨 他处。这种稳定性使其不易散失,在传播的时效性 宝在南宋已经比较罕觏,而刻石作品却还随处可见, 方面比其他媒介要持久。 因此说,刻石在宋代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 这种不可移动性也决定了刻石的地点需要有便 作为最受大众喜爱的娱乐消费品,词在宋代备 利的交通条件才行,交通的方便与否直接影响到石 受关注。在刻石成为一种时尚的情况下,词不仅被 刻的影响范围及知名度。交通方便,来往的人多,则 广泛地传唱,也雕印成书售卖,不少作品更是被刻 有利于该处石刻信息传往他处,使知晓的人增多,影 石传播。虽然到底有多少首词在宋代曾被刻石今天 响的范围增大,从而有利于扩大该石刻的社会影响, 已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但我们可以根据现有文献 提高其知名度。而如果是隐沦于崖壁榛莽之中、倒 考察现存宋词的刻石情况。唐圭璋先生《石刻宋词》 仆于古道荒冢之间,则只能是湮没无闻。 一文考证出20首词(其中两首有目无词)在宋代曾 从现存文献考察,宋词石刻主要分布在以下场 经雕镂入石f2】1。9。除此之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