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德彪西钢琴作品印象主义风格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彪西钢琴作品印象主义风格特征

德彪西钢琴作品印象主义风格特征【内容摘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法国为中心出现了印象主义音乐。这个时期的音乐无疑是受到了文学作品以及绘画的深远影响。印象主义音乐开辟了表现手段的新天地,是向现代化音乐过渡的重要流派。印象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德彪西。文章对德彪西印象主义风格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创作时期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印象主义 风格 音乐 作品 德彪西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法国为中心,出现了印象主义音乐。这个时期的音乐无疑是受到了文学作品以及绘画的深远影响。其风格强调用音乐描绘大自然的光线和色彩给人带来的瞬间印象和感受,同时借助标题和丰富的色调变化引起联想。印象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以其飘逸、风雅的格调,独具魅力又超凡脱俗的艺术特点,让人们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同时又能打动和震撼着心灵。印象主义音乐开辟了表现手段的新天地,是向现代化音乐过渡的重要流派。 一、德彪西作品创作背景 克洛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年)是当时法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是印象主义音乐全部特点的体现者,同时也是法国继柏辽兹之后向世界乐坛贡献出的又一位音乐大师。 这位喜欢以“法兰西音乐家”署名的作曲家,祖先为农民和手工艺人,在他的血统中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注定他要从事音乐艺术事业的基因。8岁那年,德彪西遇到了一位对他一生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的钢琴教师莫特·德·弗勒维尔夫人,这位夫人是诗人韦莱纳的岳母,也是肖邦的钢琴学生。德彪西从她那里受到了音乐和文学两方面的熏陶,开始接触肖邦的音乐,并由诗人韦莱纳将他引入文学乃至多种艺术新思潮的洪流之中。在那里所受到的文学方面影响和肖邦对他的间接作用,是德彪西建筑印象主义音乐大厦的基石。有人曾这样询问德彪西:“你的创作原则是什么?”对此,德彪西的回答颇有些意味深长:“我的乐趣。”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这种与众不同的乐趣,才使他的音乐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 德彪西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其中就有马拉美以及诗人魏尔伦,可以说从19世纪80年代末开始,德彪西终于觅得了音乐路上的知音,马拉美与德彪西运用暗示与比喻的手法,赋予了音乐新式的语言,这种新颖的创造让音乐和语言表达之间多了一层朦胧的美感,加上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极具灵感的诗作,再配以德彪西富有想象力的乐曲,所表达出的意境诗意而朦胧。 同象征主义诗人一样,德彪西也醉心于异国情调之中,希望从那些鲜为人知的民族音乐里寻找到他所需要的素材。他十分欣赏爪哇、柬埔寨的歌舞表演,对东方民族以及俄罗斯的音乐也进行过细致的研究,他追求古代帕勒斯特里那、格里高利圣咏和16世纪法国歌谣曲的发展轨迹,期望能从中找到未被发现的宝藏,找到进行音乐表现手法革新的途径。德彪西也会对许多音乐大师的创作手法进行研究与效仿,这其中肖邦的作品对德彪西的影响尤其大。 德彪西从小就非常地敬佩肖邦,尤其是肖邦身上那非凡的气质,这样的气质冥冥中与德彪西所追求的艺术风格颇为相似,这也反映在德彪西与众不同的钢琴演奏风格中,为德彪西非凡的个性与作品的独创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了肖邦之外,巴赫、莫扎特、李斯特、瓦格纳等大师的艺术作品也深深影响着德彪西的创作风格。 德彪西在撰写评论文章涉及别的作曲家的配器手法时,往往是直言无忌,他认为:瓦格纳的配器喜欢用“一种多色的油泥,几乎始终不变地那样涂上去,因此,不可能在他的作品中分清哪是长号,哪是小提琴”。在讲到贝多芬的配器时,也会把它说成是“只有黑与白两种颜色的公式,音乐营造的氛围也是在深与浅两种色调中转换”。德彪西本人所探求的是一种不同乐器各自保持本来音色的透明织体。 德彪西性喜安宁、孤独,厌恶受到公众的注意,也讨厌为名利奔波操劳,平时宁愿闭门独处、远离喧闹,但对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却保持着高度敏感,这种性格在他的音乐中也时常表现出来。 二、德彪西创作的音乐作品 德彪西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可以用三个阶段来概括,先是1890年以前是创作的摸索期,其后20余年便是辉煌的创作高峰期,而在1910年之后便进入了衰退期。在创作初期,德彪西的音乐风格还不成熟,这个时期创作的一些作品中反映出他对音乐语言已开始了具有新意的探索。代表作品有:1887年创作的管弦乐组曲《春天》,1884年为参加罗马大奖赛而创作的大合唱《浪荡儿》,另外还有他早期创作的一些浪漫曲,如《曼陀林》《木偶》。1890年以后,德彪西进入了创作成熟时期,他的许多传世之作都出自这个时期,尤其是管弦乐曲的创作成就更是明显。1892—1894年间,德彪西第一次将个人音乐风格充分表现在前奏曲《牧神午后》的字里行间,使其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经典。除《牧神午后》以外,还有3首《夜曲》“云”“节日”“海妖”(1893—1899年),以及《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